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媒体南华 -> 正文

衡阳市部分高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健康向上

发布时间:2004-11-19    作者:陈七三    点击: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本网讯讯 通讯员陈七三报道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并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版编辑特约通讯员对我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00份,调查范围涉及40个专业的各年级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入党、国情、国际关系、学习、消费、就业、家庭伦理等方面的62个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的主要特点
  1、绝大多数大学生思想上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入党问题上,大学生表现了很高的热情。接近2/3的学生已提出了入党申请,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还有22.l%的同学回答正准备写入党申请书,只有3.9%的同学还没有打算申请入党或不会入党。进一步分析入党动机得出,热爱中国共产党,希望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学生占37.7%;认为入党有利于就业的学生占25.6%;希望毕业后从政的学生占9%;认为入党是衡量个人能力的学生占27.7%。97.4%的同学认为党员应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座右铭。
  2、当代大学生已告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大多数学生对国内外政治局势和社会热点问题持积极关注态度并有理智分析。
  当代大学生能够立足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认真思考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既对国际社会有清醒的认识,又不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所左右。如,对“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一观点,持“认同”和“基本认同”的比例为94.8%。对台湾前途的看法持“祖国统一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和“祖国一定能够实现统一,台湾能回归祖国”的观点的人分别占33.8%和61.0%。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台湾回归祖国充满信心,但又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这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3、对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充满信心,对我国社会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有87%的同学对目前党中央领导集体充满信心和较有信心。88.3%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好。88.4%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成效显著或较有成效。在回答“在全国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你有什么看法”这个问题时,53.2%的同学认为代表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愿,很有意义,很有必要;44.2%的同学认为有一定的意义,但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4、在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上,呈现务实、宽容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80.5%的大学生认为奉献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在回答“如果国家遇到危险和困难时”,有56.2%的人会“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有36.1%的人回答“如需要,可以献出一切”,有37.7%的人“说不清”。对“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一认识的看法,分别有35%、37.68%、12%的人选择“不赞同”、“基本赞同”、“赞同”。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强调务实,强调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追求个性的多样化发展。
  5、对个人自身素质要求提高,希望继续学习,对教育问题尤为关注。
  在回答“市场经济对人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认为自己能否适应”时,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应继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占绝大多数,广大学生普遍认为,时代需要具有真才实学的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追求新知识,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调查显示,37.3%的学生在大学前就开始关注教育,55.2%的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开始关注这一问题。57.6%的学生表示大学毕业后将继续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57.l%的学生认为21世纪的青年应该具备硕士研究生的文化程度,28.6%的学生认为应具备博士研究生文化程度,只有14.3%的学生认为具备本科文化程度就可以了。
  6、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自我表现呈现多样性。
  在发展方向的选择上,当代大学生一只眼睛看着书本,另一只眼睛盯着社会;一只脚留在课堂,另一只脚迈向课外。调查表明,分别有48.9%、40.6%和38.2%的学生认为,参加团体的主要目的是“展示才华,锻炼自我”、“学习技能以利工作”和“广交朋友”。他们重视实用,又渴望锻炼自己、发展自我,希望获得同学、朋友、社会的认可。对学校组织的大型集体活动有较高的热情,58.4%的学生表示积极参加党团及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33.8%的学生对感兴趣的就参加,反之就不参加。
  7、职业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显著增强,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且更注重实际。
  调查中,影响青年择业的因素,依次为:能发挥专长74.4%),有发展机会60.3%,收入高54.9%),工作稳定(44.4%),受尊重39.1%,有福利有保障35.9%),人际关系好26.4%),有创造性31.7%),有住房26.4%,清闲(19.3%。他们一方面强调发挥个人专长和发展机会,同时也从实际出发,要求物质利益和生活保障。
  二、大学生思想深处存在的矛盾与困惑
  1、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但参与政治活动热情不高。
  对政治理论学习不主动,不积极,部分大学生身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对一般性政治活动不热心。13.0%的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甚至有2.6%的同学对理论学习表示十分反感。1.3%的学生对党团组织的活动表示反感,从不参加。
  2、价值判断标准出现明显二重性。
  当问到“人与人之间是否应互相关心”时,有90.7%的人表示认同,认为“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占75.9%,这说明,当代青年普遍认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不抛弃道义,但也十分注重实用,有46.0%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中“金钱”最重要,16.9%的学生认同“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反映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在青年中仍有市场。
  3、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但缺乏证明自己的勇气和改造自我的毅力。
  调查显示,大学生积极进取的愿望非常强烈,多数大学生认为,发展自己的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自身的力量是发展的内因。但在现实生活的行为方式中,又往往表现得优柔寡断、束手束脚或缺乏应有的信心和毅力。绝大多数同学懂得在相对宽松但竞争激烈的大学四年中,应该珍惜时间,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但缺乏应有的意志品质,惰性较大。
  4、部分学生焦虑情绪严重,将成为诱发各种思想问题的“隐患”。
  本次调查显示,尽管绝大多数同学思想状况处于正常的发展轨道之中,在一些同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学习焦虑,人际交往中存在心理障碍,自我封闭等等。27.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活“心情压抑,前途未卜”。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不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一旦伴以其它外界因素(如考试压力加大,失恋等),将会诱发其它思想问题。
  三、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1、高校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当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高校必须把此项工作作为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工程、重点工程和希望工程,作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根本任务,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灵魂与核心。
  2、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敬业精神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责任心对工作、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事,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学会正确辨别各种是非,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构筑精神支柱。
  3、高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筑大德育平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观念上改变重知识技能,轻做人根本;重功利,轻情感理想的倾向。从传统的知识、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地注重理想信念、道德人格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高校树立大德育意识,构筑大德育平台,即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方法全面性德育。
  4、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大学生思政工作队伍。
  提高高校政工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终身受益的。加强师德建设,需要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师德风范,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稿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陈七三)
(编辑:周厉)
责任编辑:admin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