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媒体南华 -> 正文

当代商报:南华大学附二医院父亲献肾救子 演绎感人亲情

发布时间:2006-03-24    作者:谭邦亮 周新梅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3月12日上午,湘南地区首例亲子肾脏移植手术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中午12时45分,主持手术的罗志刚博士从手术室走出来,告诉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患者家属:“杨庆仔的右肾已成功移植到杨兼(化名)的体内,手术非常成功。”听到此消息,杨兼的亲属个个激动得哭出声来。一个多小时后,在ICU病房,杨庆仔、杨兼相继醒了过来。他们醒来的第一句话都是问身边的医护人员对方还好吗。这一对相濡以沫的父子,用他们无间的亲情与坚强的意志,将一曲感人的故事引向一个完美的结局。

    莘莘学子患上尿毒症

    杨兼是南华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学生,从株洲市攸县一个宁静的小山村走出来,他身上肩负着全家人的希望。杨兼的家庭十分贫穷,他曾几次因经济困难辍学回家。为了挣钱送他上学,他的父亲杨庆仔起早贪黑帮别人装砖窑、打石块,为此先后3次受伤,动了3次手术。他的姐姐杨冬梅也早早离开学校,外出打工挣钱,以减轻父亲的负担。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几度辍学的杨兼终于不负众望,于2003年考取南华大学经济管理系。进入大学后,杨兼学习非常用功,他知道自己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下决心要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让父母安度一个幸福的晚年。 

    2005年10月以来,杨兼经常觉得恶心、呕吐、浑身乏力。考虑到家里经济困难,杨兼一直挺着,既没有告诉家人,也未去医院检查。2005年11月25日,杨兼回到家里,父亲杨庆仔见儿子面色苍白且浮肿,四肢无力,便带他去攸县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如惊天巨雷,将杨庆仔一家人炸懵了,杨兼被确诊患了尿毒症。突降厄运让这个本己贫穷不堪的家庭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如何想办法挽救杨兼年轻的生命,成了杨家的当务之急。为了治好杨兼的病,杨庆仔带着儿子四处求医,一个多月下来,好不容易借来的2万多元钱很快就花光了,而杨兼的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

    肾移植专家约见病人

    2005年除夕之夜,鞭炮与烟花此起彼伏,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笑。可是在杨庆仔的家里,没有一点节日的气氛,一家人愁眉苦脸地围坐在火炉边,恐慌与焦虑笼罩着全家。能借到钱的地方已借了,该想的办法已想了,下一步该怎么办?一家人商量来商量去没有商量出对策。春节期间,杨庆仔每周送儿子做2次透析,以减轻儿子的痛苦。日子就是在这样的煎熬中一天一天度过。

    2006年正月十六,大年刚过,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肾移植中心主任王毅博士与秦国庆副教授到攸县对病人进行回访。在攸县人民医院,他们得知了杨兼患病的情况,当即提出要见见这位身患尿毒症的南华学生。经院方联系,当天下午,他们见到了杨兼,在对其病情和家庭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后,王毅博士告诉杨兼:“现在挽救你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肾移植。”“换肾?”杨庆仔喃喃念叨着,在此之前他们一家人也曾多次这样想过,但是那昂贵的医疗与手术费用,对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王毅博士非常清楚杨庆仔内心的想法,他告诉杨庆仔,遇到困难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依靠组织。他让杨兼马上回学校,争取得到学校的帮助。同时,他们表示,回到衡阳后一定将这一情况向医院领导汇报,争取医院的帮助。

    两天后,杨兼带着自己的病历资料回到了学校,班主任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校领导作了汇报。南华大学党委对此非常重视,在全校范围内倡议捐款,并与在肾移植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进行了函接。同时,南华附二医院领导在接到王毅博士的汇报后,也决定在手术上予以大力支持。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之后,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当然是肾源。附二医院的专家告诉杨兼的家人,肾移植手术,匹配肾源的供体和受体如果是来自直系亲属,其遗传基因一半是相同的,不但排斥的发生率低,用药剂量少,费用可以降低,而且对远期存活十分有利。

    “矮个子”撑起爱的天空

    知道了这些信息后,先后3次受伤,动了3次手术,至今左腿内仍装着钢板,身高不过1.6米,体质弱小的杨庆仔对医生说:“就把我的肾取下来换给儿子吧!”在家庭会上,杨兼极力反对:“我已经病成这样,一家全靠爸爸顶着,万一手术出现意外,家里怎么办?”杨庆仔说:“儿子啊,对于爸爸来说,还有什么比你的生命更重要?只要你能够很好地活着,我可以放弃所有的一切!”杨兼流着泪还想劝阻父亲,杨庆仔却用粗糙的手掌替儿子揩干眼泪,平静地说:“我明天就去检查,只要我的肾配型吻合,就把我的肾给你,我要你好好地活着。”

    3月5日,医院在完成了对父子俩的HLA、PRA、DSA及肾ECT的检查之后,专家得出结论,杨庆仔父子俩配型非常吻合。曙光出现了,但杨庆仔的妻子廖曼娥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边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亲骨肉,一边是与自己患难与共的丈夫,儿子与丈夫对廖曼娥来说,谁都不能缺少。特别让她担心的是,万一手术失败,整个家庭将鸡飞蛋打。但是,为了救儿子,杨庆仔捐肾的决心十分坚决。杨庆仔离开家乡去医院时,廖曼娥眼泪汪汪地跟在丈夫身后,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车站。汽车离站后,她站在淅淅雨中,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丈夫这一走,是成是败?丈夫的付出能否换回儿子的第二次生命?廖曼娥站在冷冷的雨中祈祷着,祈祷着命运之神能够赐给这个苦难的家庭一次幸运。

    亲子肾移植获得成功

    分析结果出来之后,南华附二医院就开始了精心的准备。杨庆仔父子俩的肾移植手术定在3月12日进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手术台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南华附二的白衣战士曾无数次与死神、病魔进行过较量。300多例成功的肾移植手术足以给每一位躺上手术台的人吃下一粒定心丸。从3月5日晚至3月10日下午,南华附二医院肾移植中心的专家、教授4次集中讨论,在肾移植领域内享誉全国的院长罗志刚博士也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与专家组一起研究制定手术方案。3月11日,杨兼手术进入倒计时,肾移植中心主任王毅博士将医务部、护理部、手术室、麻醉科、ICU病房、检验科、影像科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召集到一起,对第二天将进行的手术进行最后布置。11日晚,南华大学文格波校长给王毅博士打来电话,询问手术的准备情况。从校领导的关心中,王博士明白,这次手术非同寻常。

    3月12日早上8∶00,杨庆仔父子肾移植手术马上就要开始,几家媒体的记者早早地等候在手术室外的走廊上。8∶30,杨庆仔、杨兼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缓缓从电梯里走出来。临进手术室前,父子俩紧紧地拉着手,相互注视着对方,关爱、担心、鼓励、对生命的渴望的眼神交织在一起,所有在场人员全部屏住呼吸,谁都不想打破这一刻的宁静。“爸爸,您已经给了我一次生命,我要用第二次生命来报答您的恩情!”杨兼将父亲的手攥成拳头,一字一句地告诉父亲。杨庆仔深情地点了点头说:“孩子,你要相信附二医院的技术,我们的手术一定会成功。” 

    8∶35,杨庆仔首先被送进第2手术间;8∶50,杨兼被送进第8手术间。9∶05,手术正式开始,南华附二医院院长罗志刚博士、肾移植中心主任王毅博士亲自主刀,秦国庆副教授等医生配合手术。无影灯下,手术组的成员用手势、眼神交流着,一切按预定的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11∶10,杨庆仔的右肾被取出,医务人员火速将其保存到早已备好的冰水中。12∶05,杨庆仔的右肾被送进第8手术间。12∶16,罗志刚博士在秦国庆副教授的配合下,开始对杨兼进行肾血管结合。12∶40,血管结合完毕,移植的肾开始导尿,杨庆仔、杨兼父子肾移植手术取得成功。

    用生命回报如山父爱

    12∶45,罗志刚院长第一个走出手术室,将手术成功的消息告诉等候在外面的杨家的亲人和记者。杨兼的亲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相互拥抱失声痛哭。14∶02,杨兼清醒了过来,他问身边的医护人员:“我爸爸还好吗?”14∶06,杨庆仔也清醒过来,他所说的第一句话也是问身边的医护人员:“我的儿子还好吗?”

    3月16日,记者再次来到南华附二医院,在肾移植中心和ICU病房,分别采访了杨庆仔与杨兼。顺利度过手术关后,杨庆仔比手术前轻松多了。他告诉记者,他对南华附二医院心存感激,是他们用精湛的技术挽救了儿子的生命。对于自己所受的苦和家庭面临的经济困难,杨庆仔说:“只要儿子能活着,我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

    在ICU的病床上,杨兼看上去精神不错,他告诉记者,是一颗感恩的心支撑着他,让他对生命充满渴望和信心。刚开始得知自己患上尿毒症时,杨兼曾想过不连累家人,一个人找个地方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算了。后来,想到父亲为了送自己上学,吃尽苦头,自己还没来得及报答,如果真这样走了,对父母和家人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想到这些,想起父亲那弱小的身影与蹒跚的脚步,杨兼放弃了轻生的念头。“父亲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不能够太自私了,是深深的父爱让我一直坚持着。来南华附二医院之前,我一直在盼望着生命中会出现一个奇迹,没想到奇迹真的降临到了我的身上。我要好好地活下去,用生命答谢如山的父爱以及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和附二医院医护人员的关爱。”说这番话时,杨兼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目前,杨兼的身体恢复得很不错。据医生介绍,他的尿素氮肌酐、尿素氮值均已恢复正常。杨庆仔、杨兼父子肾移植手术成功了,成功的背后有太多的东西令我们感动。(谭邦亮 周新梅)

责任编辑:admin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