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媒体南华 -> 正文

全面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切实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

发布时间:2006-12-25    作者:南华大学保卫处 陈七三    点击: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系统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问题。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署,贯穿了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体现了人本观、公平观、荣辱观、和谐观的统一,富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新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我们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要在学习领会胡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决定》上下功夫。要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深刻领会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和战略重点,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深刻领会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明确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有利条件,坚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深刻领会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明确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深刻领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我们全面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的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突出重点,切实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
    一是创新思想观念,增强保卫工作的生命力。加强和改进高校保卫工作必须实现观念创新。首先,是树立新时代观。要勇于跳出保卫体制自身局限和约束的圈子,打破封闭保守的自我循环,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紧扣高校改革进步的脉搏,对学校保卫各种发展方向进行战略性思考,以增强保卫工作的宏观驾驭能力。其次、是要树立新育人观。以“育人”为中心是保卫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要从保卫工作发展战略上接受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到来的各方面的考验,确实树立与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才、信息、竞争和效益观念。第三,是要树立新文化观。高校保卫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要注重营造保卫工作的文化氛围,丰富保卫工作的文化修养,增强保卫工作的感召力。第四,是要树立新价值观。要在大力倡导勇于奉献的社会风气的同时,注意把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
    二是要创新工作机制,增强保卫工作的驱动力。要加强保卫工作的科学研究,深入探索新形势下保卫工作的特点、规律,强化保卫工作的管理,逐步建立一套与高校现行体制相适应的保卫工作体系、科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使之与教学、科研、其他管理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还要建立内保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创新监督奖惩制度,根据任务分工和职责范围,来检查内保工作的落实情况,保护和调动好内保工作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三是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内保工作的战斗力。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加强和改进内保工作,首先应体现在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厚的现代气息上。提高科技含量,是保证高校内保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的客观需要。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不断拓展内保工作的内涵,丰富内保工作的手段,把科技手段的运用作为激活内保工作的强大动力。还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传媒的优势,不断增强内保工作的时效性和感召力。并注意吸收和借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内保工作的科技含量,使内保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地推进高校内保工作,以适应新形势高校安全内保工作的需要,肩负起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陈晓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