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南华大学又有600余名困难学生获得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他们或协助部门搞管理,或协助老师搞业务,或从事门岗值班、室内保洁工作,学习打工两不误,不亦乐乎!
不让一名困难学生失学
近年来,为有效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南华大学在积极建立奖、贷、助、补、减等相结合的立体助困体系的同时,一贯重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挖掘与拓展。该校将综合素质较高或具有一技之长的困难学生,吸收到学校各基层单位或部门从事教学助理、实验助理、学工助理、学风督查员、打字员、校对员、送报员、播音员等方面的工作,勤工助学岗位长期保持在400个以上。困难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打工,既获得了报酬、解决了困难,更重要的是这种“技能型”打工还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校每年要拿出其近千万用于学生的“奖贷助补减”,其中奖学金为主,勤工助学工资总额近150万。另有国家助学货款几百万,获国家级、省级优秀特困大学生奖学金总额近百万。所有这些途径目的是确保了家庭困难学生“不少一个”。
多方开拓就业岗位
相比于庞大的困难生群体,400余个岗位无疑是杯水车薪。去年底,该校再出新招,顶住多方压力,下死决心一次性辞退了100余名临时工,将劳动强度不大的门岗值班、室内保洁等工勤岗位让位于困难学生,这100余名临时工为困难学生腾出了6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
原有的临时工绝大多数是下岗或来自农村的教职工的家属或亲友,有的甚至是年轻老师的老父母,他们一边做临时工,一边替儿女照料小孩,要辞掉他们,实在于心不忍,教职工起初也多有怨言,更有不少教职工四处求情,但为了困难学生,校党委没有丝毫动摇,教职工和工友们也很快理解了学校的苦心,主动作出了牺牲。
该校另有一批不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类似于“钟点工”(例如请学生书写、粘帖招生广告信封等),工资标准为5元/小时。目前该校开辟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已超过1000个,用于勤工助学的年工资总额也由过去的60余万元猛增到近150万元,勤工助学月工资标准在120元至200元不等。
医学院的小张同学来自边远山区,家庭困难,学习刻苦,他一边打扫卫生,一边乐呵呵地跟记者算起了经济帐:勤工助学一年有1500元工资,乙等奖学金还有1200元,一年的生活费基本不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