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媒体南华 -> 正文

用“爱心”撑起蓝天:南华大学爱心支教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07-06-05    作者:记者刘烨  通讯员肖月生  莫  平…    点击: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2007-6-4

 本网讯  记者刘烨  通讯员肖月生  莫  平  肖天乐  欧阳郁婕报道  在大学,他们是青春朝气的学生,来到小学,他们又是备受欢迎和尊敬的小老师——这便是南华大学爱心支教志愿者。他们长期活跃在衡阳市周边农村地区的学校里,通过爱心捐助、爱心课堂、爱心活动等三种主要形式,为农村的孩子们送去温暖、送去希望、送去知识、送去欢笑。他们用无私的爱心为农村孩子撑起了一片成长的蓝天。

我们同行不分离

  衡南县三塘镇最为偏远的山区小学——神山村小学。

  昏暗的教室,简陋的操场,狭小的校园内响起了孩子们的阵阵欢笑声。操场上,一群戴着小红帽的大哥哥大姐姐正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老鹰捉小鸡、警察抓小偷、丢沙包、跳皮筋,小小的校园充满了和谐欢乐的气氛。

  这是两个多月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队“风雨同行”神山小学爱心支教系列活动中的一个场景。在小朋友们的欢笑声中,小学三年级的赵庐同学显得格格不入,他赤着脚,独自站在一旁,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愁容。细心的志愿者向学校师生打听,了解到了赵庐同学的家庭情况。几年前,小赵庐的父亲患重病,久治无效后离开了人世,后来母亲不堪家庭重负选择了离家出走。失去双亲的小赵庐只能与70高龄、基本上没有生活能力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苦。附近一村民说:“这孩子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没穿过鞋子。”了解了赵庐的遭遇,不少志愿者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他们当即搜遍了里里外外的口袋,凑了200元钱,捐给孤苦无依的小赵庐,并当场决定长期帮助赵庐。

  回校以后,他们立即设立了专门的爱心基金,并定期去看望赵庐,并赠送一些生活和学习用品。“风雨中,有你,有我,我们同行不分离。”志愿者这样对赵庐说,平日比较孤僻的赵庐脸上终于露出了天真感激的笑容。

老师,明年还来吗?

  南华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始终以“奉献爱心,沸腾青春;竭尽全力,培育花朵;展望未来,创造希望”为宗旨,积极开展支教活动。志愿者们在支教期间每周平均要到支教学校上两至三天课,几年以来,从未间断。

  大学二年级的雷蕾同学是南华大学医学院“红色助学之旅——爱心支教社”的社长,出生农村的她深深了解农村的贫困与落后,也最明白没有良好的教育对农村孩子意味着什么。当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她从小的理想,一进入大学,她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学院的爱心支教社,积极参加支教活动。两年来,实地考察、义务支教,衡阳市周边的农村小学基本上都有她留下的足迹。去年上半年,雷蕾在衡阳市呆鹰岭镇新平小学支教五年级的英语。有一次,她患了重感冒,但为了不影响课程,她还是和几位同学一早就坐上了前往呆鹰岭镇的公交车。车上人多,空气流通不畅,她一上车就晕车,呕吐不止。到达呆鹰岭镇后,没有休息,他们又坐上了一辆三轮车。车子在路上颠簸,路况崎岖不平,越来越差,最后连简易公路都没有了。他们怕迟到,跑了将近20分钟的小路,终于在上课前赶到了学校。稍缓了会儿,她就拿起课本,强忍住身体的不适,面带微笑地投入到教学之中。晚上回到学校后,坚强的她再也挺不住,晕倒在宿舍里。

  所有的支教志愿者都像雷蕾一样,无私奉献,不怕劳累,传递知识与爱心,受到了支教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每当上完学期最后一节课时,小朋友们都会恋恋不舍,甚至是哭着鼻子把他们送出很远,分手了还要怯怯地问:“老师,明年还来吗?”

爱,在延伸……

  徐本禹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愿意毫无保留地折射给别人。”南华大学有很多这样的小水滴,当他们汇集到一起的时候,就成了一条大河。他们折射出的爱心光芒,照亮了贫困农村孩子成长的天空。

  目前,南华大学有“希望之星”爱心支教社和医学院“红色助学之旅——爱心支教社”两个专门支教社团,总计有成员400余名。此外,学校青年志愿者总队、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文法学院等学院青年志愿者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支教活动。他们关注农村教育的现状,关心农村孩子的成长,积极推进“教育公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爱心捐助版块,他们设立了“一元钱基金会”、“爱心基金”等,开展了多次献爱心募捐、义卖等活动,直接资助农村的贫困学生。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仅“希望之星”爱心支教社和医学院“红色助学之旅”爱心支教社两个社团就向贫困学生资助了2000余元现金和价值8000余元的爱心物资。爱心课堂版块,他们在衡阳市周边地区农村学校开展了包括英语、体育、思想道德、美术、音乐、地理、卫生、实践活动等科目在内的支教活动。2005年以来,“希望之星”爱心支教社和医学院“红色助学之旅”爱心支教社两个社团参与支教近400人次,在支教小学上课800余课时。爱心活动版块,他们开展了以“献爱心、创希望,让青春在实践中闪光”、“服务农村、奉献社会、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大手牵小手,放飞理想”、“寓教于乐,支教师生共成长”、“健康365”、“祖国在我心中”、“循时代轨迹,强荣辱之光”等为主题的数十次新颖别致的联谊活动或德育活动。

  他们的支教义举还得到了新华书店等商家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新华书店、体育用品店、童装店、影楼等商家共为支教学校捐赠现金、衣物、书籍、文具等超过4000元。

  南华大学主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校团委副书记苏玲向记者介绍,目前南华大学爱心支教活动已经初具规模,并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学校团委将在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规章制度等方面做工作,积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投身到爱心支教活动中去,将爱心支教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董正宇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