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冰冻,特大风雪。从1月12日开始,湖南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冰冻严寒天气。交通基本瘫痪,停电停水时有发生。但就是在这些日子里,湖南高校的一些大学生们,依然用自己的爱心,为这个寒冬送上了阵阵暖意。
1月27日,湖南衡阳雨雪纷飞,天寒地冻,南华大学大四女生施海燕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她是赶着回家与亲人团聚吧?不,她是去挽救一个年仅10岁的河北籍小女孩余小萌的生命!
2005年10月的一天,当南华大学团委开展志愿捐献骨髓宣传活动时,一向害怕针头的施海燕毫不犹豫地让工作人员抽取了血样,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的一员。两年后,一个河北籍的小女孩急需骨髓并与她配对成功。尽管身体柔弱且正是找工作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又碰到严寒天气,但当工作人员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还是一口承诺:“我愿意。”
要配合进行各种检查,她无法出门找工作;确定2月2日完成骨髓捐献,她要推迟回江西老家陪母亲过年;为确保骨髓捐献前不感冒,一向节俭的她花400多元买了一整套保暖的衣服……“救人要紧。”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淡淡地说。
记者发稿时,施海燕已经顺利地完成骨髓捐献。
同样是1月27日,广州火车站,湖南省衡阳县曲兰镇双东村和睦组15岁的邹定和9岁的邹曲,终于见到了离别一年的父母。在这风雪肆虐的非常时期,义务护送这两名留守儿童的是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寒假“三下乡”的志愿者。
该校团委副书记胡书伟告诉记者,寒假前,学校就考虑如何组织学生送温暖、献爱心,最后决定组织学生志愿者免费接送农村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地过春节。
1月25日晚,第一批4名留守儿童即将启程,原计划乘坐的是岳阳开往深圳的N553次,列车本应当晚11∶28分到达衡阳站,但特大冰雪造成京广线大面积晚点。包括胡书伟在内的志愿者一直陪着孩子们在车站等待。1月26日凌晨3点,零下2度,寒风更为凛冽。火车站通知旅客列车至少上午才能通行。志愿者们在火车站附近的旅馆为留守儿童开了间房。下午5点,久违的列车终于到来,5点30分驶离衡阳南下。
因为长时间晚点,火车上食品短缺。4个孩子将上车带的东西吃完,依旧饥饿。刘玉佼、吴亚等3名志愿者将自己的晚餐——唯一一桶方便面给了这几个孩子。
1月27日下午,4名留守儿童全部见到了自己的父母,而胡书伟和志愿者们却被困在广州不能回家。“只要孩子们见到父母,我们就放心了。”胡书伟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