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南华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是该校继“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新农村发展研究会之后成立的又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
作为全国国控核类专业人才战略储备培养的10所高校之一,南华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实施全面、全程、全员和方法多样性的“大德育”,将培育大学生具有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重要素质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重视以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南华大学副校长罗成翼表示,大学生理论型学习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是活跃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他希望新成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成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园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的助推器。
早在2002年4月,该校核科学技术学院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的号召,就成立了旨在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理论学习型社团--“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这也是全国首家以研究“两弹一星”精神为宗旨的大学生社团。在学校的积极引导下,研究会将研究“两弹一星”精神与“大学生成才”这一主题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核工业创业史教育、组织学生到核工业企业进行以“四个一”(请劳动模范作一场报告、写一篇生产实习体会、上交一条合理化建议、开展一次核工业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为主题的生产实习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报效祖国,献身核事业”的教育,引导学生到国防科技工业和核工业单位去建功立业。
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是为了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坚定政治方向、学习科学理论、推进素质教育”宗旨而成立的学生社团,新农村发展研究会是积极响应关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成立的学生社团。这些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成立反映了大学生对当前国家时事的关注,同时也为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学们在加入这些理论型社团后,政治理论修养和思想认识都有了普遍提高,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政治方向,增强了学习动力。一位会员在心得体会中写到:“在加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之后,我先后参加了其组织的‘大学生进社区义务法律咨询’和‘大学生进社区学雷锋’活动,在身体力行之后,我深刻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所在”。
近几年来,南华大学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发展形势喜人,社团数已由2002年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4个,加入社团的成员从100余人到目前的近1000人。“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连续4年获得学校“优秀社团”荣誉,并于2005年荣获“首届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