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媒体南华 -> 正文

【衡阳日报】乡愁是我写作永久的主题

发布时间:2009-10-27    作者:向吟吟    点击:     来源:衡阳日报09年10月26日

    “乡愁是我写作永久的主题。”10月24日晚,当代著名诗人洛夫接受了衡南县电视台访谈栏目专访。在“因为风的缘故——洛夫专访”现场,洛夫与特邀主持人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董正宇教授侃侃而谈。
    有“诗魔”之称的洛夫,1928年生于衡南县,1949年赴台湾,现旅居加拿大温哥华。洛夫写诗、译诗四十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99年,洛夫的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走南闯北、旅居海外多年,八十一岁高龄再次回到故土,华发斑驳的洛夫始终面带笑容。“对于海外华人华侨来说, 乡愁是永恒的主题,解文化乡愁的好办法就是从中国文学,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力量中找到慰藉。看到这么多人爱好诗歌,来参加诗歌节,我很欣慰。”洛夫说。
    访谈中,董正宇问道,离家40年,这次是因为什么缘故返乡? “还是因为风的缘故。现在本人所有的习惯都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我认为世界上最好吃的菜就是妈妈做的菜,所以对故乡的眷恋是无法改变的。”当了20多年军人的洛夫语声爽朗,精神奕奕,稍带湖南乡音。他一生都没有改掉自己的湖南口味,至今仍嗜辣,爱吃湖南菜。
    对于为什么总用“流放”来形容第一次离家,第二次出国定居时。洛夫笑答道,“流放与放逐不同。流放是自我流放,对于诗人来说,是创作灵感的源泉,所以在台湾生活40年后,我又选择了定居加拿大。但我的根在中国。” 这次洛夫是第五次返乡。与前四次不同,这次他不仅带了夫人,还带了子女。洛夫谈到,“我出身在风光秀丽且贫穷的村落,屋前有一口塘,屋后有参天的松树,我想家人都能看看我曾经生活的地方。同时,今年在海外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的阅兵仪式,我心情澎湃。我们国家现在国势昌盛,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我很高兴回到故里!我想让家人也能看看这个生我的地方,看看国家的变化。” 洛夫坦陈,儿时的记忆让他创作有了许多素材,是他人生体验的一部分。但诗歌中的诗句很多是通过想象而来。创作中的乡愁,来自于文化乡愁,是对家乡的眷恋,是一种基本的情感。

责任编辑:代艳丽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