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是南华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第一天,坐了23个小时硬座火车的丁凯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南华大学,丁凯在南华大学校门口对妈妈说:“我一定要在这里好好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刻苦求学,我一定会成为祖国建设的‘核新力量’。”
丁凯今年29岁,来自辽宁抚顺,他从2002年参加高考,三次上了二本线,其余也上了3本和专科录取线,可是为了读上心仪的核专业,他每次志愿都是核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直到今年,他考出了超过当地二本录取线33分的好成绩,如愿被誉为中国核运用人才的摇篮和培养基地,我国唯一一所核专业齐全的大学——南华大学录取在核反应堆工程专业,走了十年的高考路,终于走进大学理想的殿堂。
丁凯学核专业的梦想是在10年前开始的。
在丁凯六七岁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丁凯一直和妈妈相依为命,靠着妈妈每月1000多元钱的退休金生活。年复一年的高考,丁凯不得不出外打工。
“为了高考不影响复习,我就选择做一些弹性工作的零活,扛水泥、搬家具、做力工,只要时间我能掌控的,我就无所顾忌。”丁凯说。
今年是他第十次再进高考考场,当南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他的手中时,母子俩抱头痛哭一场,9月6日,他和妈妈一起跨入了理想和信念的殿堂:南华大学。
我一定要成为国家建设的“核新力量”
丁凯和妈妈给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总指挥张爱萍将军的铜像献花
丁凯(左二)在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铜像前听南华大学两弹一星研究会会长吕长鑫(左一)讲述老一辈核专家艰苦创业的经历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的老师在得知丁凯母子是坐火车硬座来校的时候,特意为丁凯妈妈买了一张返程的硬卧车票。图为核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秦洁(右一)给丁凯妈妈送上车票
丁凯在学校核反应堆模型前听核技术学院的李小华老师讲反应堆的发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