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教育视点 -> 正文

【中国教育报】点燃学生成长的“核动力”

发布时间:2018-05-28    作者:李卫东    点击:     
李卫东(左六)与辅导员工作室的部分成员。 作者供图

李卫东 第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自1997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是“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创始人和践行者。

“每当李卫东老师的‘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开讲,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同学们兴致勃勃,因为他们即将在李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自我核心能力与生涯规划的深层次探索。”我的学生说。在华南师范大学,我开设这门课已经10年,因为人气超旺,这门课也被师生们喻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宝典”。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会议上提到思政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在21年的学生工作生涯中,我始终坚持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践行着“核动力”育人的理念,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有效性,与学生快乐共成长。

不忘初心,做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辅导员是我的职业起点,引领学生成长是我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初心。我常常在思考,辅导员不可替代性的价值在哪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

我曾经带过一个来自四川的丁同学,由于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父母不愿意供她读大学。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一方面我通过申办助学贷款、介绍勤工助学岗位等途径帮助她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又不断鼓励她立志勤学,从学业、思想和生活等方面帮助她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

不久前,刚读大二的张同学误信传销,无心求学,经常旷课,学习上亮起红灯。为了把她从传销的“泥潭”中解救出来,我先后与她谈话30多次,耐心教育引导她认识非法传销的危害,破除一夜暴富的幻想,珍惜大学阶段的宝贵时光,把事业成功建立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完成学业的基础之上。并连同她父母一起做工作,亲自为她做好切实的学习帮扶计划,最终让她按期毕业,还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也是辅导员不可替代性的价值所在,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我的幸福感所在。

上下求索,构建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创始人

参加工作以来,我发现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大学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不断在思考“如何以辅导员的视角培养人”这一问题。

从1997年始,我开始探索和推进以“核心能力构建”为体系的学生培养模式,在高校辅导员工作经验基础之上,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大学学习阶段、大学校园生活和高等教育特点,首次提出大学生核心能力的构建体系,帮助他们认清发展方向,确定人生奋斗目标。

近20年来,带领工作室辅导员团队一直致力于模式研究、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开设了“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著有《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等8部著作,逐步形成“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体系。

把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以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为学生成才发展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服务。通过帮助大学生构建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核心能力体系,具体指导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和分步实施,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曾准是我的一名学生,大学期间他立志当一名教师,曾任校足球队队长、校学生会主席、省学联副主席等,现任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学院院长。他的成长经历了从大一的迷茫、大二的认知、大三的锤炼到大四的定位几个阶段。

在帮助他做大学成长规划时,我始终把握三条主线:一是价值主线。通过引导和教育,曾准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逐步认识了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理想信念,什么是责任担当。二是兴趣主线。通过引导其从一个足球爱好者,逐渐兼容到对专业感兴趣、对创业感兴趣、对教育感兴趣,这为他在未来投身创业教育奠定了兴趣基础。三是能力主线。从大学生核心能力成长构建的角度,引导其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从组织、策划、协调等能力到创新创业能力不断转化,其能力的发展既有认知的升级,又有技能的提升,还有眼界的开阔。

实践证明,以“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体系”的培养模式,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涯,促进核心能力发展,为解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一条可行的创新路径。

砥砺前行,做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探索者

“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趋势。但是,这条道路并不平坦,会有很多阻碍因素和困境。

在工作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思考“辅导员如何成长”的问题,探索一条适合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研究,我发现,目前的辅导员管理体制和工作模式使辅导员的职业化陷入了某种困境,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化的平台和机制。走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困境,必须遵循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创新和超越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构建专业化学生工作系统为平台和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职业化发展。

2010年在我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一书,提出从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设计和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两个维度,来构建适合辅导员专业化的工作平台和核心能力体系。这一成果对推动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于我个人而言,坚持工作、学习、研究相结合,践行‘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之路。组建“东东快乐核动力辅导员工作室”,通过整合力量,凝练特色,工作室从“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咨询服务、跟踪实践”四个维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大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对大学学习生涯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和安排。

工作室有来自三个校区的成员25人,开设了全校公选课“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核心能力培养”,同时工作室以提供学生咨询辅导、开展理论研究、促进团队成长为主要任务,培育和建设好工作室,使其成为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平台。目前,团队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著有《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等著作8部,成为全国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示范者。

责任编辑:李曼姝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