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既被寄寓厚望,又需要面对八方质疑。一方面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相关指导文件和配套政策先后颁布与实施,一方面是舆论对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和育人机制中存在的诟病进行口诛笔伐。最近,各大媒体纷纷转发《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0日接连向中国高等教育抛出的问题,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中国高校的关注。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问题是“网络可以解决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问题,大学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在此,笔者想从大学作为一个物理空间这个视角,尝试回答这个问题,讨论互联网时代大学的存在价值。大学校园是一个见证学生身心成长的生命空间,具有网络世界无法替代的意义。
作为一个生命空间,大学首先在于它是时间的伴侣、记忆的载体,这与以瞬间性和平面化为特征的网络世界大不相同。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成长记忆的见证者,这里不仅有他们初入校门时的青涩和好奇,而且有他们青春呼啸而过留下的泪水与欢笑。对一个班集体而言,食堂、宿舍、教室和操场承载的是他们的集体记忆。无论什么时候回到校园聚会,他们都愿意到教室里坐坐,再叙他们意气风发的志向;都愿意围绕宿舍走走,回忆他们曾经一起观看过的偶像剧以及有过的摩擦;都愿意到操场上的草坪上躺躺,重温他们一起把学位帽抛向空中时的那份复杂情感。但是,大学校园的更大意义在于它作为文化记忆载体的存在。虽然不如北大的“一塔湖图”和清华园中的“水木清华”闻名,各大高校都有铭刻他们校史和人文底蕴的建筑与风景,都有记录一代代人才奋斗足迹和汗水的档案室或博物馆。当年青学子走进校园时,他们感受到的是校训背后沉甸甸的历史重托。杰出校友的事迹和前辈学者的风骨陶冶他们的情操,熏染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崇高的人格。
作为一个生命空间,大学校园的魅力其次在于它为学子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在地性的情感体验。网络学习的优势在于它的泛在性,具有在场性与可重复性的特点。与之不同,置身校园的学习需要身体的亲临,每一次体验都是惟一的、不可复制的。许多学子都愿意选择远离家乡的大学,因为从家乡出发到校园的旅行本身就是身心叩问天地的生命体验,滋养宽容厚德和坚忍不拔的品格。即使是留在自己家乡读大学的同学大多会选择住宿校园,因为只有与同学一起感同身受,才能培养独立自强的精神,促进心智健康地成长。每年的寒暑往来使大学的学习具有仪式感,而一年一次的迎新送别是他们本真的情感体验。图书馆里手掌与书籍摩擦时的心理感受以及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都具有网络无法替代的体验价值,促使学生对大学的文化产生精神认同。
作为一个生命空间,大学校园的价值还在于它为学子成长提供了在与他人接触中不断超越自我的生命感受。大学存在价值受到怀疑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现在互联网能够提供的学习资源远远超过任何一位学者的毕生所学,触屏可及的网络公开课超越了任何校园围墙的限制,学习者的思维以链接的形式纵横四海。但是,这一切都是以人机互动为主要形式完成。虽然屏幕上能看到远在哈佛大学课堂上的教授,但这终究只是虚拟世界的影像,无论虚拟技术多么发达,都无法弥补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热度。人与知识的关系是主客体之间获取与占有的关系,是技术理性生成的结果。这点与大学校园以人际交往形式完成知识传播的方式迥然不同。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获得友谊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观看粉笔划过黑板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火花与师生思想碰撞的激情。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掌握是学生个体与其他行为主体进行间性交流的结果。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提醒我们,当人与人面对面相遇时,将唤醒自我对他人所需要肩负的责任,他人的每一次言说都是对自我固有认知框架的中断。校园中,师生之间的会面不只是为了完成知识的移植,而是充盈着教师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伦理冲动,并通过学生的成长反观自己需要完善的不足。学生面对一个个充满人格魅力的学者时,感受到的是知识的光晕和智慧的华彩,使精神境界一次次地得到升华与提升。在大学校园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理性、审美和道德浑然一体的生命体验。
早在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发表演说时,把大学视为研究高深学问、砥砺德行、培养学生对师友敬爱之情的场所。大学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有人生的智慧、积极的价值诉求与责任担当的勇气。如今的大学校园是各种技术手段的研发地和试验场,网络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信号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互联网时代无法遮蔽的精神家园。未来也将如此!
2016-11-14 10:57 来源:光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