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教育视点 -> 正文

科技论文快速增长:高校科研如何转化创新实力

发布时间:2007-11-30    作者:纪秀君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7年11月28日

 去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论文数达83.7%。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再创新高,跃居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国际科技论文为143725篇,所占份额达83.7%,比2005年增加了1.7%。 
    作为中国科技论文主力军的高校,这两年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还有多远?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完善?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

高校科研竞争力不断增强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2006年,我国高校科技论文都呈现出明显的进步。从数量来看,高校国际科技论文占论文总量份额达83.7%。再看我国发表的国际高影响论文,在1997年至2006年发表的论文累计被引用次数超过200次的29篇论文中,高校占16篇;在2006年度中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在《科学》上发表的12篇论文中,高校占5篇,仅南京大学就发表了3篇;2006年度中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在《细胞》上发表的唯一一篇论文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有关专家认为,通过科技论文统计数据,看到了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特别是执行“九五”、“十五”这两个五年计划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在这些数据的背后,体现的是国家长期以来对科技工作的重视。 
    “不可自满,可以自豪。”对于我国2006年发表了7.1万篇SCI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用这8个字表达了看法。“不可自满”,是因为日本早在1996年就发表了7.1万篇SCI论文,静态地看,我们与日本仍有10年的差距;“可以自豪”,是因为我国在经济实力远没有日本强的情况下产出了那么多论文。1996年,日本的GDP为5万亿美元以上,研发经费占GDP的2.8%;2006年,我国的GDP不到2.7万亿美元,2005年时研发经费只占GDP的1.34%。 
    “中国科技论文的快速增长是我国科研队伍、科研水平和科研投入实力增强的标志。”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处处长席光教授说,近年来,“985工程”、“211工程”对高校科研平台和队伍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高校科技竞争力快速增长。单拿科研投入来说,这几年,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都持续大幅度增长,西安交大每年都有机会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973项目”。

与世界一流大学仍有差距 

    科技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科研水平。在科技论文近年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邱均平等学者对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1207所大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有这样一组数据:从发文量来看,ESI科研竞争力前12名的大学均在3万篇以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发文量相当于这一水平的一半,更只有排名前两位的哈佛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发文量的1/5。 
    从不同学科发表的科研成果来看,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程莹等学者对我国名牌大学的部分学科与世界一流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大陆地区部分名牌大学的理科和工科的科研产出的规模较大,但是其中高质量论文的比例还较低,同时非常缺乏国际级学术大师和重大原创成果,生命学科和医药学科相比世界上的高水平大学还处在起步阶段,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 
    对于这种差距,席光感触颇深的是,我国在硬件设备、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都在增长,但是对科研人员投入的经费还相对偏低,我国研究机构还不具备把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吸引来的政策条件。 
    反观国外大学的发展道路,在武夷山看来,我们有些高校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定位不准。中专想升大专,大专想升大本,各层次学校不安其位,影响了特色和优势的形成。“在发达国家,各类型、各层次的院校基本上各安其位,没有动辄改名,没有搞盲目合并,社会上也没有‘专升本’热。这种各安其位的心态尤其值得国人学习。”武夷山说。

应在科技论文质量上下功夫

    在200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有一点引起人们注意:尽管我国科技论文总量在不断攀升,大部分学科都在向国际平均水平接近,但是从篇均被引次数来看,没有一个学科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过去10年间我国论文被引用次数仍排在世界第13位。 
    “高校科研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要有清醒的头脑,科技论文‘量’代表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质’上下功夫。”席光认为,高校要避免过分追求数量的变化,要把重点放在保证质量的提升上。引导基础研究追求原始创新,强调应用研究关注国家重大经济建设和民生的相关科技问题。 
    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热情,促进高质量论文产出的一个重要方面。武夷山认为,高校对科研人员的定量评估,不能搞“一刀切”,要贯彻“同类相比”的原则。比如一所大学要评价本校数学系的教师,就要搞清楚全国数学系的教师平均发表文章及文章被引次数是多少,参照这个来制定考核的标准,而不应将数学系与其他系科相比。 
    尽管科技论文是研究机构科研水平的一个标志,但席光认为,科技论文并不能完全代表某个研究机构的原始创新水平。因为每个单位人数不同,单看篇数总量不尽合理,应该参考人均篇数。他提出,作为信息发布部门,有责任对数据的使用范围作一个科普说明,以免误导对此问题认识不深刻的公众。

责任编辑:陈晓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