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团委发出了关于在大学生中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通知,号召各级团组织和全体团员都积极投入到“两弹一星”精神教育活动中来。
通知详细阐述了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通知从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航天精神、“两弹一艇”精神教育相结合、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爱校兴校教育相结合、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结合、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等方面论述了“两弹一星”精神教育活动的原则。
此外,通知重点对“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作了规定和说明。
关于在大学生中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
通 知
各分团委: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省委8号文件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团委决定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一)“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教育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
(二)建设一流大学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为国家、民族奉献的精神,而“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这种精神最集中的体现。
(三)我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极适应服务面向的行业特性,以德育为先导,以学科为基础,突出“核”特色,矢志不渝,不断探索,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为国防科技事业特别是核工业培养了大批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核类学科专业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一部分教师曾经参加过“两弹一星”的研制,一部分毕业生长期坚持在核行业工作岗位,因此,将“两弹一星”精神作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符合我校的校情。
(四)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学生中弘扬 “两弹一星”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校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我校“两个转变”为出发点,以培育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落脚点,以“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作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以爱国主义作为“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灵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将“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精神在学生心中得到牢固树立,使大学生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才智,实现人生价值。
三、“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原则
(一)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要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以“两弹一星”元勋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坚定信念,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
(二)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航天精神、“两弹一艇”精神教育相结合。航天精神、“两弹一艇”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延伸,适合我校的校情,应在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同时,开展航天精神和“两弹一艇”精神的教育。
(三)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爱校兴校教育相结合。我校具有鲜明的“核”特色,核类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毕业生为核工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要将“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校史校情教育结合起来,与爱校兴校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彰显办学特色,引导学生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争做贡献。
(四)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论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和实践“两弹一星”精神。
(五)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结合。要号召广大学生向“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学习,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六)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四、“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两弹一星”精神的主要内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一)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学习“两弹一星”科技人员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要教育学生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满腔忠诚,融入到学习中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过硬本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教育学生始终把祖国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好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思想准备,淡泊名利,忘我工作,不怕牺牲,甘于奉献。
(二)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学习“两弹一星”科技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要教育学生自立、自信、自强,不怕困难与挫折,敢于迎接挑战,培养坚强果敢的意志品质。
(三)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学习“两弹一星”科技人员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科学精神。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钻研科学难题,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以分团委为单位,通过听报告、观看录像(电影)、座谈、讨论、征文、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的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深刻领会“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二)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论学习活动。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学习回顾“两弹一星”研制过程和反映“两弹一星”研制者生动事迹的文章,让广大学生对于“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有所了解,对于“两弹一星”科技人员的感人事迹有所了解。
(三)组织学生到404厂、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青岛潜艇基地、大亚湾核电站等地参观,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受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
(四)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论探索。要充分发挥我校“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的作用,吸收更多的同学加入到研究会中来,通过他们组织开展相关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大“两弹一星”精神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他们探讨“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意义。
(五)将“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引导学生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促进学生利用自己的科技文化知识服务人民群众,为社会做贡献。积极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毕业生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争做志愿者,积极参与服务西部计划,到西部去建功立业。
(六)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参加“挑战杯”竞赛、学生科研课题申报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七)将“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纳入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从2006级新生开始,学生进校后,要在入学教育期间,开展“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
六、“两弹一星”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的考核
各分团委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抓好“两弹一星”精神教育活动,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务求实效。校团委将把“两弹一星”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与评优评先挂钩,对于在“两弹一星”精神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和奖励。
共青团南华大学委员会
2006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