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选聘了36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到村任职,并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工作。按照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教育工委、湖南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校党委书记邹树梁批示要求由招生就业工作处牵头,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纪委、校团委等单位联合组成南华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工作组,按照“广泛动员、严格考核、热情指导、服务到位”的工作原则,严肃认真地做好2008年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工作。校长文格波指示在做好选聘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指导培训,确保我校选聘的到村任职毕业生秉承“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南华精神,尽快适应农村基层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招生就业工作处向2008届毕业生积极宣传到村任职有关政策,同时,对毕业生中的中共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的就业情况和到村任职意向进行了全面的摸底。通过宣传发动,全校共有60名毕业生报名应聘到村任职。学校成立了由招生就业工作处、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纪委、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联合考察组负责对报名的毕业生进行资格审查和面试考察,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坚持“一不选四优先”即“非中共党员又没有担任任何干部职务或社团职务的,一般不入选”“中共正式党员优先,干部受表彰层次高的优先,学历高的优先,任职意向选择艰苦地区的优先”的择优原则,初步确定38名毕业生为推荐人选并进行公示,经过体检最后确定36名毕业生到村任职。
学校组织了“南华大学2008年应聘到村任职毕业生培训班”。校领导邹树梁、罗成翼到会并分别讲话。校党委书记邹树梁首先用“德、能、勤、绩、廉”概括了对应聘到村毕业生的总体要求,要求同学们从五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高素质;接着,邹书记用“观察、分析、比较、鉴别、总结”10个字要求同学们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不断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最后,邹书记送给同学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5个字,勉励同学们既要坚持勤学好问,又要学以致用,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尽快成长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材。 罗成翼副校长要求同学们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希望同学们常常回校看看,把在基层锻炼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带领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招生就业工作处陈海利处长做了《发扬“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南华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讲座。彭建军副处长组织同学们再次学习了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有关文件。之后,他们还以现场答问的形式回答了同学们的各种问题。通过学习,同学们感到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将不辜负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殷切希望,为基层百姓服务,为南华大学争光。
据悉,为了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建功立业,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鼓励更多优秀毕业生应聘到村任职,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学校特设立“南华大学毕业生志愿服务新农村建设奖”,用于奖励本次积极应聘并光荣入选的毕业生。
学校举办2008届应聘到村任职毕业生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