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6日,张爱萍将军铜像落户南华大学。张爱萍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两弹一星”研究会会长、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张翔将军与我校党委书记邹树梁为铜像揭幕。
张爱萍将军,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奠基者。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张爱萍将军的铜像由湖南雕塑院的肖小裘副教授创作,再现了45年前张爱萍将军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总指挥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神圣一刻。
南华大学的前身之一——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是于1959年为适应发展核武器、建设核工业的需要,培养铀矿冶及其他方面高级专门人才而成立的。在50多年的发展中,南华大学秉承了服务核事业的光荣传统与使命,不断铸造核特色,强化核特色,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较完整的高校之一。学校鲜明的核特色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学校的校庆日就定在10月16日。
张爱萍将军生前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关心关注始终不渝为中国核工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培养高级人才的南华大学。1961年,他曾两次来到南华大学前身之一原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指导工作,指示学校要适应国家加大核工业建设的需要,迎难而上,勇立潮头,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铀矿冶专门人才,为巩固国防作贡献。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张老始终关注学校的发展,两度为学校题写校名,1984年题写“衡阳工学院”,1993年再次为学院题写新校名“中南工学院”。
张翔将军在致辞中说,希望南华大学全体师生把张爱萍将军对学校的深切关怀转变为一种精神动力,努力将南华大学大学成为一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促进国家特别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校党委书记邹树梁表示,铜像是一个标志,更是一个鞭策,它时刻督促全体南华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号召未来的南华人继续奋勇前进,为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海军国防生代表胡帆在揭幕仪式上发言,表达了全体国防生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以张爱萍将军作为前进的榜样,练就本领,为国防事业作贡献的心声。
第二炮兵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中国 “两弹一星”研究会副秘书长刘书武大校;中国“两弹一星”研究会网站主任助理周言柯同志;我校党委副书记赵红,副校长罗成翼、龚学余;选培办主任徐军以及我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铜像揭幕仪式。

张翔将军致辞

铜像揭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