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下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研究员来我校作了题为《化敌为友——四价铂策略构建基因和铂药共载体系》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红湘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由校长张灼华主持。学校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会。
张灼华对肖海华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其关心与支持家乡高校的建设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双方加强联系,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肖海华主要对基因和药物联合使用及传输技术在药物筛选、机制研究、疾病治疗(尤其是肿瘤疾病)等方面的作用与效果进行了阐述。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基因治疗、基因药物共载体系,铂类药物及载药体系,并以金属铂类药物为例,探讨了铂类药物与基因联合传输的特殊性,以“敌、友”观点分析了两者存在的矛盾性和化解策略。他通过“四价铂与siRNA共传输体系”“四价铂与CRISPR-Cas9共传输体系在PDX肿瘤模型上的应用”两个案例,分析了二价铂与四价铂的优缺点及两者与基因联合使用的“敌、友”情况,直接指出了四价铂与基因联合使用对肿瘤治疗的优越性,同时巧妙地为观众呈现了研究者化铂类药物与基因联合使用的“敌”为“友”的全过程。
在讲座过程中,肖海华和现场师生积极互动,气氛热烈。肖海华专业的学术水平、严谨的学术精神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他的研究成就更激励了南华师生“用化学的方法,材料的手段,解决医学问题,为人类造福”的决心。
报告会后,在科技处会议室,肖海华与医学院、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以及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领导、师生开展座谈交流,就靶向药物、基因治疗等的合作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
肖海华研究员于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高分子、药物和基因载体及靶向传输。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圣母大学(2012年-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2014年-至今)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聚焦于生物高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围绕金属铂类药物的传输、基因治疗等展开。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J. Am. Chem. Soc.、Nano Lett.、Adv. Mater.、Mater. Today、Biomaterials、J. Controlled Release、Chem. Commun.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2篇,被引1000次以上,H指数为19。已获授权中国专利4项、美国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