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何鑫,文法学院法学系092班学生,中共党员。2010年获乙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2011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先后担任校科协公关部干事、文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分队“一日志愿者”小队队长、院学生分会副主席、院第二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
从曾经的“跑腿小公主”到文法学院独当一面的学生分会副主席;从曾经的部门“十佳干事”到校级“三好学生”;从平凡普通的学生到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共产党员;短短的三年时间,何鑫,这个在学习上追求高效率、工作上追求高标准、人生目标上追求高起点的女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得如同夏日艳阳一般热烈、灿烂。
学习追求高效率
自大一进入校科协公关部起,何鑫一直担任团学会干部,参加或组织各种各样的团学活动占据了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家人和朋友担心她的学习会因此受到影响,她却以大一结束获得乙等奖学金、大二结束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成绩向家人和朋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担心消失的同时,人们又开始疑惑:团学活动那么多,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她怎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不仅组织的各项活动反响良好,而且学习成绩也保持优秀?
当我们在采访中将人们的这一疑惑提出来时,何鑫坦率地承认,自己也曾为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苦恼,那时看着周围的同学或惬意地遨游书海、博览群书,或埋头苦读、专注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时,而自己却在为繁琐的团学工作东奔西跑,无暇顾及自己的学习时,她感到了压力。她说:“我们寝室的学习氛围很浓,每次我工作很晚回到寝室,看到室友还在灯下学习,就觉得很有压力,心里很着急。”怎么办?为学习放弃团学工作还是让团学工作影响学习?经过认真的思考,她决定两者都不放弃,要让学习与工作齐头并进。如何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比别人更多的事情?唯一的途径便是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课堂学习效率。
为了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每次上课,她总是坚持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老师讲课、仔细做好笔记。论智商、论记忆力,她在班上都不是最好的,但她的全神贯注、她的心无旁骛,带来的结果却是令人惊喜的。大一的计算机基础课程——VB,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一门让人头疼的课程,觉得它枯燥乏味而又难懂,因此上课时很多人都敷衍了事。何鑫说她其实对这门课程也“不感冒”,但自己必须抓紧时间消化课堂知识,以最高的效率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弄懂,所以在听课时她就注意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与核心。有一次,将要下课了,老师突然提了一个问题,并戏谑地说:如果没人能够回答就不下课。问题提出来后,很多人懵了,不知道从何答起。只见坐在第一排的何鑫,自告奋勇地走了上去,将题目完整地答了出来。也正是这一次看似偶然的表现,让她一下子成了同学们眼中学习VB的“强人”。考试前,还有很多同学都来问她一些疑难点。
为了保证学习的高效率,何鑫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不浪费一分一秒时间外,还非常注重课外复习尤其是考前复习的高效率。安排团学工作时,她尽量避开复习迎考阶段,腾出时间来让自己专心致志地复习。说到提高复习效率,她谈到了一个对她影响很大的朋友凌瑜。每次复习功课时,她总喜欢和他坐在一起;她说,凌瑜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对她的督促尤其严格,每当她想要松懈偷懒时,他总是很严厉地批评她。虽然有时听着心里很委屈,但却很有效,“这让我有紧迫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专业课程的复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
工作追求高标准
“其实学习并不止于学习书本知识,我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门课程,生活中处处充满学问,团学工作也是一种学习。”何鑫谈到自己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时如是说。她说她一直很庆幸自己加入了团学组织,因为繁忙的工作,让她不觉得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也因为团学工作,让她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为人处世技巧,使她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不断增强,自信心与日俱增,完成了由一个内敛害羞的小女生到有担当、有作为的女大学生的完美转型。
大二时,她由一名普通的办公室干事升任为文法学院学生分会副主席,分管院文艺部、宣传部和青年志愿者分队。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何鑫“上任”不久,就与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分会联合主办了第二届五四青年文化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学校轰动一时,赢得了一致好评。为了策划并组织好文法学院首届歌唱比赛,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从策划书的制定、活动的宣传、筹委会的组建直至初赛、复赛、决赛,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她都要仔细思考、反复推敲,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有人感到不解,觉得她对这一看似再普通不过的活动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太多的精力,她却说:我们组织团学活动,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在工作中一定要高标准要求自己。那段时间她每晚都会熬到凌晨三四点,大脑总在不停地快速运转:想方法、想对策、想新的点子;常常会为能想出一个新的策划方案而高兴好久。她说尽管那些天她睡得很少,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每天都很充实、很开心,尽管其中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她觉得她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触最深的就是:没有什么是想不到的,也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只要你敢想敢做,就能做到最好。凭着这样一种钻劲、韧劲,她陆续成功主办了文法学院07级毕业生晚会和南华大学第三届“法文化月”等大型活动。
团学会的工作复杂繁琐,很多人在激情减退后就将其看做一种负担,当做自己学习成绩提高的障碍而无法继续坚持下来。但在何鑫看来,她既然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就要为之努力奋斗,就要做到最好。
人生追求高起点
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追求卓越人生,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努力,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事与愿违,慢慢就变得平庸了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给自己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目标太低。短浅的目标只会限制你的视线向更大空间延伸,目光放远才能扩展人生华丽的舞台,让你的人生走向成功、走向卓越。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只有在这个高度的指引下,选择正确的道路,然后奋发努力,最终就会真的成功。有人曾这样说高度决定速度,角度决定长度。有了高度和角度,人生才会有深度,才会成功!
基于这样的认识,何鑫深知目标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进入大学后不久,她就为自己确定了学习的榜样——她们的班助王萍。她说:“王萍学姐在我刚进学校时就很优秀了,当时她担任我院的分团委副书记,还在2009年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现在她是武汉大学国际公法的研究生。我相信她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在大一结束拿到乙等奖学金后,她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拿国家奖学金。大二结束,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全班第一的她如愿以偿,顺利地拿到了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国家奖学金。当笔者问到其中的秘诀时,她目光坚毅地说:“设定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你就能成功。” 每当自己想懈怠、想放松的时候,她都会想想自己的目标,问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以此来不断地激励自己。
采访时见到如约而至的何鑫,短短几天不见,我们都惊讶于她的消瘦与憔悴。她淡然一笑,说最近正在为研究生考试和司法考试做准备,每天要看很多书,记很多东西。我们问她:这两个目标也是很早就确定好了的吗?她笑笑:“那也不尽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人生目标也要根据实际不断地调整。”
对于未来的路,她已然胸有成竹。而她,也正沿着这种人生规划充满自信、昂首阔步地向着理想前行,不断地挑战新的高度,不停地追求卓越人生!尽管路途很遥远、也有未知的磨难,但她始终坚信自己一定会勇往直前,直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