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各位老师好!2012年,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报考人数118人,平均上线率30.51%,高居全校榜首;医学院报考人数1389人,平均上线率30.38%,居全校第二;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报考人数172人,平均上线率25.58%;核科学技术学院报考人数427人,平均上线率21.8%,居全校第四。这几个学院在引导学生考研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
单云丽(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政治辅导员):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设有生物技术与药学2个专业,在2012年考研中,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上线率达到41.82%,比药学专业略高一筹。该专业学生总分最高分达到413分,大多数同学被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高校录取。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为了抓好学生考研工作,专门出台了学风建设实施方案,从制度上规划管理,常抓不懈。学院领导除了坚持学风检查,还要求辅导员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就业危机意识,鼓励大一入校新生群体成立考研兴趣小组,参考和学习考研成功的同学撰写的考研心路总结,相互勉励立志考研。学院从2009级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逐步推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教育教学育人制度。专业老师组织学生在班上开展科研兴趣小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院还实施了“789考研计划”,提出了学院本科生考研“7、8、9”目标,“7”就是70%学生报考研究生、“8”就是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有80%上线、“9”就是上线的学生有90%录取。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学院进行全院动员、全面发动,全方位造势,积极召开全院学生考研动员大会、考研主题班会、主任书记会议、辅导员和班主任会议等,并在会上宣传发动,进行层层考研动员,各班下指标,作保证,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学院还定期邀请专业教师及历年考研上线学生参与考研辅导计划,要求各系(教研室)教师负责学生专业知识辅导,包括从选择报考学校开始直到顺利完成调剂至无条件关注的整个过程,并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做到“报考前引导,考试前辅导,复试前指导,录取前疏导”,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底气。
刘小平(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医学专业是我校的品牌专业,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眼耳鼻喉方向)、临床医学(急诊医学方向)、临床医学(肿瘤学方向)、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院学生中人数占最多。2012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报考研究生人数948人,上线人数311人,上线率达到32.81%,居全院专业之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分最高达到440多分,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约有2-3名,其余学生均被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近年来,为了让更多的医学生获得学习深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医学院把考研工作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日常工作来抓紧、抓实、抓好,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保障,明确考研工作是贯彻落实人才分流培养的重要举措。此外,医学院还把考研工作成绩作为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和建设优良学风、培养学术氛围的重要手段,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强化学生考研意识的培养,以考研推学风,以抓学风促考研,加强考研工作的学风体系建设,强化考研工作的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据统计,学院从2005届毕业生到2012届毕业生,学生考研上线率从12%上升到28.6%。6年时间,学院学生考研上线率每年都上新台阶。
曾斌(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学生政治辅导员):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设有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安全工程(建筑安全方向)、安全工程(核安全方向)专业。2012年,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核安全方向)专业学生8人考研,5人上线,上线率高达62.5%,在全校所有专业中遥遥领先。环境工程专业,39人报考,19人上线,上线率为48.72%,仅次居全校专业之首。冶安081班黄涛同学以总分405分的优异成绩被重庆大学录取,王晋淼等45名同学以高出国家线数十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重点高校录取。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领导除了平时坚持抓教风、学风、考风之外,学生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对学生也给予了很多无偿的帮助和指导。学生辅导员从新生大一入校开始就通过单独谈话等形式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就业危机意识,鼓励大一新生群体成立考研兴趣小组,相互学习,坚定信心。环境工程系、安全工程系等教研室专业老师,经常在课堂教学之余单独答疑考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并且协助学生辅导员一起探索积极有效的考研学习方法。一些学院领导,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助笔试上线的学生顺利通过面试,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学院学生的考研录取率。
蒋林(核科学技术学院学生政治辅导员):核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核科学技术学院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核技术、核物理、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4个专业。在2012年考研中,学院各专业学生上线率几乎相近,学生考研最高分达到400多分,90余名学生先后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录取。学院组织师生发扬“传、帮、带”风格,将已经考研录取学生的照片、录取院校、座右铭等信息制作“研究生风采光荣板”,把光荣榜摆放在学院办公楼及新生迎新点,鼓励入校新生,调动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院领导、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各自发挥人脉资源优势,积极给备考学生予以学习上的指导,帮助学生与报考院校及科研院所联系,推荐学生免试入学,这些做法大大提高了学院学生考研上线率。
卢清华(城市建设学院学生政治辅导员):城市建设学院设有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土木械程(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2012年,学生考研人数412人,上线人数68人,上线率16.5%。学生考研最高分达到407分,大多数同学被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重点名校录取。学院除了鼓励学生发扬“传、帮、带”风格之外,多次组织学生召开考研动员大会,邀请专家给学生作考研知识讲座;组织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考研、就业等方面的扫“茫”工作,明确了大学目标、人生方向,为学生考研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服务。
记者:各位同学好!请大家谈谈自己选择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大家都报考了哪些院校,现在备考情况如何?
曹雅琴(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我所学的专业就业特别好,我选择考研是为了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和有个更好的工作环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从众人当中脱颖而出,提高学历和学位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并且目前很多单位在学校招聘人才的时候,比较理想的岗位已经把硕士等更高学历作为基本要求,这是形势所迫,时代发展所需。我与家人商量后,选择报考了中国石油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从今年4月份开始和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考研基础课程《数学》、《英语》、《政治》全程辅导培训班,利用周末和暑假听课学习。坚持每天早上7:00到学校考研自习室看书,中午有时候就到同寝室同学租住的住房里一起交流考研知识难点和疑点,累了就趴在自习室的桌上休息,晚上11:00回寝室休息,现在感觉学习比较轻松。
肖浩文(核科学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是为了让自己更加自主地学习,树立更好的人生目标,考研,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好机会。一方面,它可以强制自己看书,把所学知识了解得更专、更精、更深,引发你的思考,提高你的思想认识,非常有助于提高自己对事物的选择、分析和判断能力,也有利于做出正确选择;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看书学习,参加各类辅导班等,自己的知识也在不断增厚,思维也会逐渐从感性走向理性,人的思想会变得更加成熟,对各种事情的认识和处理也会越来越成熟,这对自己继续深造或者是就业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研究生学习阶段,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接触社会各个层面,理工科有更高端和尖端的实验等,从而让自己能更好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自我、实现自我。因为父母都在衡阳工作,我选择报考了母校,和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三室二厅的住房,有时候和同学买菜一起做饭,一起讨论在学习和复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互想监督,互相指导,高质量地完成预期制定的学习计划。
单灵波:(医学院应届毕业生)我报考了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自己已经扎实看书准备1年了,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英语、政治等学习资料,没有参加任何培训辅导班。每天和同学们一起坚持“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感觉有点枯燥,但也觉得很充实。学习压力特别大的时候,身体会感觉不适,调节几天就好了。选择考研一方面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就业。我从大一开始就有去广州等大城市工作的念头,我一直在朝这个目标努力和奋斗;另一方面医学知识博大精深,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很多人终其一生之力都只能在某个领域小有成就,要想以后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从大学开始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不断获得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考研是一条必经之道。
刘玉(文法学院应届毕业生):跟专业老师商量后,我选择报考了一所“211”重点院校。文科不比理科,选择考研,是想拓宽自己以后的就业领域,考虑到研究生就业机会会增加,发展空间会更大,报考公务员等优势会明显一些。现在每天要看大量的专业书籍,还参加了考研政治、英语培训辅导班,报考了国家公务员,感觉学习压力特别大。
如 何 轻 松 应 对 考 研
一、掌握考研五种信息
一是公共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公共课的考试知识点和要求在每年6-7月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考试大纲》中作出详细规定; 二是报考学校招生专业目标。招生专业目标是报考及全部复习计划的依据,一般在每年8月底9月初由各招生单位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购买招生目标,或者在网站上查阅,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三是专业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专业课基本上没有什么书面复习大纲,而它涉及到的参考书目可能会很多,这就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特别是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掌握对专业课的要求将会事半功倍。四是录取调剂信息。录取调剂信息对分数很高或很低的考生来说无太大意义,但对分数刚刚上线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显得至关重要。提前了解某个单位的调剂信息或扩招信息,可能会大大增加自己的录取机会。五是复试及导师情况。复试难度的增加及其相对不确定的特点使得了解复试主要内容及方式显得尤为重点。由于很少招生单位公布这方面情况,因此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未掌握此信息者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果在复试前与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取得联系,知悉导师对所招学生的偏好将是极为有利的,可以使备考复试针对性更强。
二、做好考研复习
第一阶段为基础复习阶段。基础复习阶段是对学校制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考生要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不需要强制记忆。目标是对所考核的科目建立一个宏观知识逻辑框架,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认识、理解即可。第二阶段是强化复习阶段。考生要做的是首先勾勒出一份属于考生自己的专业课,尽一切可能掌握各种考试相关的信息,以利于全面复习。第三阶段是冲刺阶段。在考前40天左右,考生要培养考点意识,学会用标准的答题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模拟试卷、历年真题,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三、调节考研心态
一是整体统筹,灵活处理,减轻心理压力。在明确考试时间和自己学习情况下,确定总共要复习几遍,大概多长时间完成一个阶段,各科目每天的学习时间等这些整体的计划就可以了,详细的计划则根据实际复习情况随时应变。在有计划性的同时,也为自己保留了一定的弹性。就不会因为一些细节上的不如意和生搬硬套而斤斤计较、精神紧张。也可以有效避免因长期按照固定的计划、固定的模式生硬地复习,但又经常感到具体复习进展和原定计划有出入而积累的心理压力。二是坚持原则,切忌烦躁。考生应当按照自己事先制定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复习。对于别人的复习进度,可以参考和借鉴,但是千万不能照搬照抄,要有自己的原则。考生在感到烦躁时,可以由这门课换为另一门,或者找到要好的知心的朋友主动倾诉。三是正常作息,保证睡眠,积极暗示。考生要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考前和考试前后复习过程中要保持适度劳动,不能太累,也不要太轻松。考前不要过分地关注睡眠,切忌服用安眠药。可以多给自己一些良好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缓解的紧情绪,更好的调整心态。
四、注意考研生活习惯
一是注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增进记忆力的作用,对考研复习有很重要的影响。考生一天要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二是注意饮水。考生每天至少要饮用8杯水,以保证身体的需要。这样不仅能将身体的毒素排出,保证正常的身体代谢,还能改善考生复习久坐产生的便秘现象。三是注意早餐。不吃早餐造成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上午是功课最多的时候,大脑需要的能量得不到供应,长期下去,会影响大脑的发育。早餐中鲜牛奶最为适宜,它不仅含有优质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大脑发育所必需的卵磷脂。四是注意身体健康。考生专注复习时往往忽视自己的大脑健康,甚至带病用脑。在身体欠佳或患各种急性病的时候,就应该休息。这时如仍坚持学习用脑,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