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警,男,湖南新化人,师从南华大学校长文格波教授。2002-2005年攻读我校内分泌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8年继续攻读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乳腺癌的发生机制。读博期间,钟警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8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5篇。先后在Gene、 FEBS J、Oncogene等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两篇被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ancer review》引用。参与《Grave's病相关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抗甲状腺药物致Grave's病患者粒细胞缺乏的分子机理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撰写的专业学位博士论文“PRMT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作用研究”被评为2014年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实现了我校在湖南省优秀博士生论文评选中零的突破。
钟警为什么能够发表这么多优秀论文,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呢?钟警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带着这些问题,日前,我们来到附一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对钟警进行了采访。
严师出高徒 指导重启发
回想起自己博士课题的完成和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钟警望了望窗外,沉吟了片刻,然后缓缓地说:“我就简要说一下我的感想吧。我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导师文格波教授、附一医院领导及课题组成员的支持和帮助。文校长作为导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在学习指导上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读博期间,导师不但在课题设计、实验实施以及论文撰写中给予我谆谆教诲,在治学作风、科研精神和工作态度方面亦使我获益匪浅……”在采访中,钟警提到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导师文格波教授。
严师出高徒。“文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思路开阔,指导有启发性、创新性,切入点好,亲力亲为,常与博士生一起开展学术研究。他培养的学生专业精干、综合素质高、瞄准世界顶端学术水平。”研究生处刘处长说道。
钟警回忆,导师文格波教授在学术上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在他感到迷茫的时候,导师给他指引正确的方向;在他屡经申报课题失败的时候,导师给他恰到好处的建议、为他修改标书。此外,从课题的设计、具体的实验操作、到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论文的书写,都是在导师的亲自指导和启迪下完成的。导师在科研上对他的严格要求,以及师母在生活中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都成了他一生的学习楷模和精神财富。
“不是为了拿奖而做科研”
当谈到之前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论文会获奖时,钟警说道,“关于获奖的问题,我之前根本没有想过。我觉得做科研是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为了拿奖而做学问。”
据钟警介绍,在做科研的前期准备和积累过程十分漫长,读博之前已经积累了四年的研究经验,在实践中,他不断发现新问题、新思路,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去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然后再去申报课题和经费,如此下来,才能正式开始做科研。对此,他并未感到厌烦。他坦言:“有苦也有乐。做实验是非常枯燥的,而且每天要看大量英文原版文献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解决问题之后,才能够完成课题研究成果。在汇总了所有的成果之后,才能写成博士论文。”
研究处刘处长告诉我们,现在的“优博”评比除了论文本身外,主要看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事实上,钟警发表的论文和别人比在数量上不占明显优势,但是在质量上有比较大的优势。在多年以前,钟警的研究方向就固定下来,研究的内容具有原创性和系统性,发表的论文都是成体系的,都是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循序渐进,而且基本上都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他的博士论文在评选中获得了省内外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他是那种不是刻意为了拿什么奖去做研究,潜心做学问的好学生。
“平台+机遇+努力=成功”
“首先要感谢附一医院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宽广的实验平台,从1997年到2002年,实验平台逐渐宽广,硬件设施不断完善……”钟警如是总结自己成功的因素。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02年10月,在附一医院领导的重视下,临床医学研究所搬进了新建的综合楼四楼,专业实验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自此,临床医学研究所作为医院的教学科研基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研究所先后引进国际先进的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倒置显微镜、荧光实时定量PCR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凝胶成像仪等价值1000余元的先进设备。研究所工作人员研究方向涉及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和乳腺癌等多个领域,先后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多项……。这些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水准的实验平台。
科研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钟警在科研期间也遇到过瓶颈期。他告诉我们,“每个人攻读博士学位都会有一段非常艰难的阶段,但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得的过程,坚持下去,后面就顺利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钟警曾经连续申报4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都惨遭失败,备受打击,也曾经历过强烈的失落感和挫败感。但是,在医院领导和导师文格波教授的支持与鼓励下,他重新振作起来,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成功申报获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随后,他的科研道路越来越顺利,课题组也接连拿到了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基金达到200多万元。
钟警微笑地告诉我们:“做研究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最初,研究刚起步时,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需要积累大量的工作基础,而且,还需要接受屡战屡败的打击,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枯燥的。坚持下来了,就不断有新的东西可以探索,可以获得一种来之不易的成就感。这时是很开心的,特别是在我们医学学科,你会觉得自己在做一些对我们健康有意义的事情,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说完这些,钟警感慨地说道:“我认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机遇总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的身上。机遇加上努力就等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