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
现代安全科学与管理分论坛征文评选结果揭晓
为进一步推进湖南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深化学科认知、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学术水平,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南华大学承办了“现代安全科学与管理”分论坛活动。本届分论坛设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技术与应用、安全文化与管理三大专题。
本届“现代安全科学与管理”分论坛得到了来自省内外各兄弟高校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矿业工程等学科的研究生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截至10月8日,本届分论坛主要面向省内在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征集活动正式结束。经过紧张统计、整理,本届分论坛共收到校内外学术论文225篇,查重审查后收录143篇。经过两轮专家匿名评审,公平公正评选出一等奖14篇、二等奖20篇和三等奖26篇(见附件1)。这些学术论文紧紧围绕“现代安全科学与管理”主题,选题新颖,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内容扎实,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展现了广大研究生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
附件1: 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
现代安全科学与管理分论坛获奖论文名单
经过两轮专家匿名评审,公平公正评选出一等奖14篇论文、二等奖20篇论文和三等奖26篇论文,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
奖项 |
作者 |
题目 |
单位 |
一等奖 |
尹东阳 |
基于粗糙集理论-主成分分析的Elman神经网络短期风速预测 |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刘华 |
反应堆保护系统N取M判决系统分析与设计 |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李景春 |
HL-2A装置电子回旋波功率吸收和电流驱动的数值研究 |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
青涛 |
基于认知行为过程的核电厂SOP失误模式研究 |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
肖益群 |
有机改性蛭石吸附U(Ⅵ)的行为及机理研究 |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
邱劲松 |
某汽车刹车片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程度分级评价 |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魏传杰 |
Beclin1 inhibition promotes TOCP-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s |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洪昌寿 |
铀矿山竖井罐笼运行活塞效应研究及其应用 |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王立恒 |
破碎射气介质内氡渗流运移和析出规律的试验研究 |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詹静 |
某铀尾矿库大气氡析出对安全防护距离的影响分析 |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赵然 |
基于M-MP2R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王敏 |
单轴压缩条件下预制裂隙类岩石材料实验研究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杨 威 |
矿井潮湿巷道风流温度计算新方法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孙雪峰 |
基于滚动摩擦原理的锚杆预紧装置可行性分析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曹利锋 |
空气和液压油环境中几种耐油橡胶材料γ辐射效应研究 |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谢宇鹏 |
基于FTA与MATLAB的剪切机送料系统可靠性研究 |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周茹茹 |
核设施退役气溶胶采样系统原理及设计 |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韩艳杰 |
基于新型综合集成法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 |
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 |
李 峰 |
铀矿井下混合污染源对入风风流污染特性研究 |
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 |
李亚俊 |
基于FLAC的某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
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 |
武祥 |
非能动安全AP1000 核电厂DBA事故的模拟与分析 |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
曹芳 |
抗氧化剂对铀矿尘致人巨噬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石小飞 |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过程纳米颗粒气溶胶特征研究 |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王国君 |
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 |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彭冬花 |
AP1000核岛模块化设备安装关键安全技术标准研究浅析 |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赵娅利 |
堆浸铀矿堆氡析出规律的试验研究 |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李国辉 |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尾矿坝坝体安全性评价 |
南华大学 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刘坤秀 |
数字化控制系统操作员目标搜索过程的眼动特征研究 |
南华大学 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江俊廷 |
粒子模拟阿尔芬波与静电波耦合加热等离子体 |
南华大学 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张欣 |
植被对铀尾矿库中尾矿砂大气迁移影响的数值模拟 |
南华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 |
张世良 |
基于委托代理的单元生产团队管理策略 |
湖南工业大学 |
李洪生 |
近距离煤层群叠加开采卸压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蔡璐 |
二次支护参数以及支护时机对极软岩层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樊宝杰 |
弯曲式可伸长锚杆结构及受力变形分析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刘华 |
核电厂仪控系统阈值数据处理及判决优化 |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陈 刚 |
铀矿山运提系统设备Agent可靠性仿真设计与验证 |
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 |
徐守龙 |
浅议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特殊性与个体素质要求 |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
杨志远 |
β射线式PM2.5测量仪的挥发性颗粒物补偿方法研究 |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
姜晶 |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影响的Meta分析 |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吕玉桦 |
2004-2012年我国血铅超标事件的流行特征分析 |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石小飞 |
三种不同型号激光打印机释放颗粒污染物特征研究 |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高丹 |
重庆口岸入境人员登革病毒感染者地区分布的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孙强 |
固相支持液-液萃取GC-PFPD法测定武昌鱼中的毒死蜱残留 |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丁倩 |
空气中PM2.5的时空分布演变与污染估计 |
南华大学数理学院 |
李志 |
地浸铀矿山企业安全文化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
南华大学 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匡雅 |
铜矿安全事故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法研究 |
南华大学 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覃剑飞 |
关于铀矿井排氡及通风技术规范修订的探讨 |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夏美琼 |
基于模糊理论的某铀尾矿坝稳定性综合评价 |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赵然 |
正交试验表在铀矿控氡通风中的应用 |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
曾钰城 |
外窗渗透冷风对房间热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
周洁 |
衡阳水口山铅锌矿区尾砂坝硅酸盐细菌对铅的净出能力的测定 |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
王国举 |
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结构及支护技术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吴颂 |
中硬岩巷道中深孔爆破快速掘进技术分析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杨党委 |
火铺矿213石门围岩松动圈探测及变形机理分析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骆伟 |
机掘工作面气流特性与粉尘浓度数值模拟研究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陈亚洲 |
某小区建筑群室外风环境的数值模拟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郭罡业 |
大断面斜井采空区综合支护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康付如 |
下伏煤层开采对上方运输巷支承压力分布影响研究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施龙 |
加强筋结构对救生舱抗爆性能影响 |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岳晓光 |
安全工程领域的智能搜索引擎分析 |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