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克勤做客南华,细谈如何提高国家基金申请质量

发布时间:2015-12-23    作者:学生记者:陈玉娴    点击:     

12月14日上午10:10,我校第三教学楼MBA教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张克勤教授远道而来为我们讲述“如何提高国家基金申请质量”,讲座吸引了来自医学院、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博士、硕士、在校研究生,场内座无虚席。讲座由南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吴移谋主持。

吴移谋首先对张克勤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他进行了介绍。张克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副校长,任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香港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等兼职10余任。主要从事线虫访微生物领域中食线虫真菌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全国学术带头人之一,在我国食线虫真菌研究领域做了开拓性工作。在《真菌学报》、《植物病例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论文65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出版《食线虫菌物研究》等4部专著。

张克勤教授先对他的团队的基金申请率做了简要介绍,在全校30%的申请成功率的背景下,自2008年以来他的团队项目通过率都在50%以上,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张克勤教授重点讲述了如何撰写高质量的申请书,并表示申请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获准率,其中表达的学术思想清晰、创新、研究基础强就可能获得资助。准备工作阶段,他提醒在座各位专家教授要认真阅读基金指南,全面了解各项国家基金项目投资情况,立项依据和评审程序。要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找到创新点和突破口,通过“萌芽”、“形成”“验证”三个步骤选好选题。在撰写项目的基本信息时,名称上要确切、醒目、主题明了,重点要放在400字的内容摘要上,这400字可以给评审第一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篇申请书的好坏,在撰写时要注意一定的逻辑顺序,从问题、内容、意义三方面入手语言要求精炼、准确。在报告正文部分,张教授特别提及许多申请书在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总结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的时候“栽跟头”。有了前车之鉴,他表示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切勿扩大,而是要写出研究的具体方法,技术路线要具体、清晰,要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在创新方面切勿提及“首次”、“填补空白”等词汇。

在稍后的交流阶段,他主要为大家解答了“如何形成、管理团队”、“如何平衡研究指南和自由探究”等问题。

本次讲座,张克勤教授以他多年的经历与我们分享了申请国家基金的经验,以及在审批过程中的环节和着重点,为我校成功申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座的科研工作人员表示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刘老师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