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永恒之思。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宏观整体战略高度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和新举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提出,表明了党中央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深情嘱托与殷切期待。
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面对当前形势和时代要求,高校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发挥党建工作优势,重点围绕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三个关键点,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化解育人困境的机制优势,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根本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这是高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必然遵循。
1.高校党建引领“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指导地位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人的全面发展”概念,明确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其基本内容是人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五育”不可分割,又不能互相代替;在教育中要把“五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都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毛泽东的全面教育思想就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并多次论述全面教育问题。1957年,他首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在高校育人中的主导地位一以贯之,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一脉相承。
2.党的领导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根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教育也是如此,高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最根本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在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聚起育人的价值共识。从高校党委的领导,到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突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共识。
3.以党的组织力聚集推进“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合力。组织力主要指基层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实现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而组织凝聚、动员影响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能力,主要由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组成。自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畏艰难困苦,实现了中国的沧桑巨变,建立了丰功伟绩,正是源于党的组织力。而“三全育人”涉及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方方面面的育人主体,高校党组织可以发挥组织力,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来聚合育人力量,让组织力释放出强大的育人战斗力。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教育部启动了两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各高校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仍然面临顶层设计力度不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支撑力度不足、对学生主体的精准育人力度不足等现实堵点。高校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以及精神传承中发掘党建价值优势,并把党建引领的价值优势转化为推动育人机制改革的发展优势。因此,高校要强化党建在育人过程中的政治优势、文化优势和机制优势,分别破解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
1.政治维度。一方面,党建政治引领作用的发挥,可以使全体师生员工更加明确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凝聚全体教职员工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思想认识,这样才能把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要求,以及党中央对高校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另一方面,以党建为龙头可以不断提振育人队伍的精神,为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提供稳固的政治保障和不竭的精神动力。除了在校内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外,依托党建联建的优势,还能实现校内校外育人资源的整合联动,推进育人资源的供给侧改革,构建“开门办思政”大格局,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服务高校育人工作的机制和氛围,实现全方位育人。依托党建联建平台,可以让党的组织力穿透各组织形态间的无形壁垒,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单位间建立起有效资源共享链条。这有利于高校充分利用政府机构、行业企业以及各场馆基地等校外丰富的育人资源,并形成一种更为紧密的联建关系。区校、校企、校馆等签订党建联建协议,构建区校协同、校企共生、校馆共建的融合发展格局,通过落实工作责任来深化育人工作,把工作落实到党委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同时将受益学生由党员扩展为广大普通学生群体。
2.队伍维度。各级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思政辅导员以及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明确育人意识,承担起育人主体责任,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全员育人”队伍。首先,要着力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级党组织书记,着力选聘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双带头人”,这样可以有效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职能部门的政治站位和育人意识。其次,要以党建项目为纽带,如实施“党员导师计划”项目,为青年教师和学生配备“党员导师”,发挥党员导师的指导作用,运用党员教授、党员专家和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以传帮带教的方式,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再次,要强化党建工作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强化高校各级党组织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书记的第一责任;二是融入高校分类评价,把“三全育人”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三是融入教师、干部队伍评价,突出高校各个岗位的育人职责,实现党建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队伍等育人队伍之间的协同互补,打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和断点。
3.文化维度。校园文化的形成非一朝一夕,要在校园里形成“三全育人”的文化更非易事。而利用党建来推动校园育人文化的形成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先后开展了多次主题教育,在党内教育过程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照党员标准、师生期待和时代要求,把党内的主题教育同推动育人实践结合起来,而整改的过程往往就是育人效果提升的过程。长此以往,在党建的引领下,校园的“三全育人”文化必定会逐渐浓厚起来。育人文化建立后,“显隐结合”并且充满思政味的教育教学方式,将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产生巨大影响。无论是开学典礼的第一课,还是毕业典礼的最后一课,抑或教室里的专业学习、网上网下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渗透着浓厚的育人气息。因此,党建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力量有利于实现全过程育人。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所学专业的不同特点、各个学习阶段的不同特征,各高校基层党组织以支部联动的形式,开展分类指导以及有针对性的党建和思政育人工作,打造“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和“网络思政”三元融合的立体化校园文化氛围。一是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各学院教师党支部可以与学生党支部开展联建活动,实现第一课堂思政育人的全覆盖。依托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等形式,开展围绕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研讨、交流工作。二是在推进思政课程改革方面,可以尝试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支部和其他学院教师支部结对联建的工作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部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增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由各学院党委、各学生党支部牵头负责落实。三是在推进网络思政改革方面,要探索党支部进“易班”的工作机制,来打造“易班”党建升级版,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要求融入网络空间中,把党建贯穿到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一个阶段、环节,有效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4.机制维度。“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就要发挥党建的引领优势。首先,在建立领导机制层面,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合作、全员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这样才能把责任不同的各部门力量集中到一起,实现育人的精准发力。其次,在建立工作机制层面,只有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才能够建立“三全育人”工作指导制度,建立健全定期专题研究、定期专题推进等制度,增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可控性”。再次,在建立督查机制层面,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可以发挥组织优势,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制度,并可以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中。因此,发挥党建的统筹、规划、监督和协调功能,可以整合不同部门的育人力量和资源,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
综上所述,高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必须强化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各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三全育人”校园文化氛围,这是“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石;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合作,构建育人共同体,这是“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要而言之,高校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多元协同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1]钱海燕,李祥永“.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J].党政论坛,2021,(5).
[2]王艳平.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其实施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9).
[3]刘 瑞,周海亮.以立德树人为根基的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建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3).
[4]张 睿.协同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的机理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