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时代新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积极创新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一定意义上为落实好“三全育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路径参考。但是从高校长期的育人实践看,这“十大”育人策略并非是齐头并进、全面突破的,其中涉及的思政、德育、心理教育,更是重点的有效抓手。从育人体系来看,德育是根本,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在德育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个体诉求和主观变化,这就是需要将德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有序推进。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培育的关键途径。从这个角度而言,日常德育工作侧重的是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的“小德”,而思政教育侧重的是对国家、人民、生命的“大德”。这样看来,思政、德育、心理是开展协同育人的不同维度,需要以思政为引导,以德育为基础,以心理教育为有效途径,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实践。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
一、优先推动思政、德行、心理协同育人,是现阶段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的“先手棋”
落实“三全育人”理念,需要高校凝聚更加广泛共识、汇聚各类教育资源,找到“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关联性,从横向和纵向上进行配合融合,形成育人合力。而从高校本身教育实践来看,思政与品德教育、心理教育的配合已有相对成熟经验,在育人中应当优先实施、协同作战。但在现阶段育人实践中,系统性与整体性体现不够,协同联动教育体系的缺乏客观上造成了功能性割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上也缺乏有效联动,不利于协同育人的有效构建和发展。在现行的高校思政教育体制和管理体系指导下,分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导致教学内容出现的同质化,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也无法充分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主观性缺乏内在联系,直接割裂了协同育人实践层面的考察和发展工作。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从思政教育角度对学生展开培养工作,还需要结合品德教育与心理引导形成协同的育人体系,从而完善实践教学在高校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引导:思政教育的功能定位
思政教育是协同育人体系的牵头者和统筹者。在多维度的实践考察中必须充分明确思政教育的功能定位,将其作为开展一切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注重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将思政教育作为系统育人体系的前提,是针对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问题提出的。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性,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立德树人的目标,导致育人效果差强人意,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明朗。因此,在协同育人教学体系的引导下,思政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其包含的价值观引领功能、创新思维培育功能和思维教育发展功能,尤其在高校教育环境中,对思政教育的功能进行明确定位能够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体系,进一步促进以教育合力为轴心、以课程创设为半径的发展模式,从而不断扩大高校思政教育的受众面积,理清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问题,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效果。明确思政教育的功能定位更能够在基础课程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践研究,不断创新课程设计水平,从而实现育人价值的有效提升。
(二)基础:德行教育的价值导向
品德是社会参与群体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更是我国现行素质教育模式下重点培育的学生品格。协同育人发展模式下德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在思政政治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将品德教育贯穿在协同育人实践考察的全体系中,既有助于高校清晰地了解思政教育工作的结构内涵和教育效果,也有助于培养素质优良的高校人才,促进协同育人模式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价值提升。因此,将德行教育作为协同育人发展模式的实践基础,需要充分明确德行教育的价值导向。
作为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与存在,德行既具有社会行为意识,也具有内在的规范价值,同时还能够作为一种静态的道德品质来表征和衡量不同社会群体的责任和担当。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德行教育的主要构成,两者在社会关系中互相体现、互相映衬,尤其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德行教育既能够作为思政教育的行为表征,也能够体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历程。在高校协同育人的发展模式下,将德行教育的价值导向作为实践维度考察的重要基础,是体现和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实践方向,需要结合思政教育和心理引导推动高校人才培育工作。
(三)保障:积极心理的协同引导
积极的心理教育能够为高校协同育人的发展模式提供有效的素质保障。一方面,积极的心理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从主观层面追求积极情绪,也能够从个人层面引导学生追求积极的人格品质;另一方面,更能够从社会组织层面激发学生主动追求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从而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家庭以及社会环境下获得美好的生活体验。日常的德行教育更多地侧重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主观认知的培养,而积极的心理引导作为协同教育部分能够为前者的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心理保障和持续发展保障,实现对大学生知行统一和理实一体的协同引导,从而使高校协同育人实效性得以提升。协同育人实践维度的考察主要表现在学生积极的心理表现,良好的心理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和行为积极性,从而增强实践教学价值,发展高校协同育人的思政模式。将心理教育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发展性,既能够辅助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也能够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从而保障思政教育的顺利高效开展。
二、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优先开展三重维度协同育人的具体路径
从当前积极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可以看出,思政工作正成为协同育人的重要背景和引领力量。而品德教育作为传统育人主体、心理教育作为个性化育人举措,也成为多维度协同育人的重要发力点。作为我党的传统优势,思政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我国部分高校得到了发展和延伸,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为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但近年来,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出现学科分化的现象,不同学科的专业化越来越高,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也逐渐趋同,这种教学体系导致教育主体之间出现结构性分化,思想政治教育也会随着学科建设出现碎片化的现象,最终导致思政教育实践中出现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课堂教学内容与日常教育理念相脱节的现象。基于此,新时期的育人工作不能单纯依靠思政教育,而需要打组合拳、打整体战。
(一)以“课程思政”为核心实现育人理念的多元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协同一致和合力育人的工作格局,破解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孤岛现象”一方面,要充分调动高校各方教育力量的积极性,整合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对高校课程和教育内容进行体系梳理,真正实现育人的“协同效应”。这种基于教学各要素的整合过程可以结合“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来实现。第一,将协同育人作为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着力点,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力量的深度融合,以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效结合来构建思政教育新体系,挖掘思政教育新功能。第二,将以生为本作为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立足点,结合思政教育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主动解决学生生活及学习问题,来不断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第三,将人才培养作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点,充分把握教师的引导功能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作为教育载体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和言传与身教的统一。第四,将改革创新作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推动力,坚持工作创新与思想创新相结合。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协同发展,是当前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发展模式的重要实践需求,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教学体系与教学规律上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发展情况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进行针对化的创新辅导和教育。这种基于教育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的逻辑整合,能够有效推进三重维度下高校协同育人发展模式的实践考察工作不断发展和提升。
(二)以“德行培育”为基础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向融合
德行教育包括对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两者具有同一性,共同构成了道德的全貌。一方面,道德品质只有通过实践考察才能够发展成为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弘扬对于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道德行为的发生也需要以道德品质和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支撑。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础,道德行为的持续性展示才能够彰显道德品质。在高校协同育人教育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展开实践维度的考察,不仅要结合思政理论教育进行培育,还需要从德行教育这一行为层面来强化实践效果,不断促进思政理论教育和德行实践培育的有效融合。
将教学内容以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维度展开多向的融入教学,能够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条件。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拓展教育内容,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尤其在互联网社会环境中,思政教育形势面临严峻考验,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把握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将劣势转变为优势来促进网络教育内容与课堂教育内容的双向融合,通过有机衔接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变量,把握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遵循双向联合生产、联动传播的新模式,形成一体化战略布局,深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改革,着力建好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思政课程平台,充分发挥以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平台为主体的社交软件的宣传作用,从而实现思政、品德和心理教育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的升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学科教育内容的融合探究体系的形成来优化教学内容,深化德行教育在高校协同育人中的重要价值,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结合具体事例对学生展开思维和教育层面的重要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行体系作为价值引导开展旗帜鲜明的思政教育工作。例如,可以引入制度化的道德评价机制来推动学生道德行为的可持续性发生,以不同学科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来发挥德行教育的引导价值,促进德行教育在高校协同育人教育模式中的功能发挥。
(三)以“积极心理”为保障推动教育机制的多维共进
开展基于心理学的思政教育,需要高校进一步改革当前思政教育理念和方向,寻找合适的途径将心理教育知识体系与传统思政教育知识理论体系融合,切实将心理教育作为协同育人发展模式的重要环节,从教学源头提高高校对心理学教育的认知和理解。积极心理引导作为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需要,教师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思政教育和德行教育中融合心理教育实现教育机制的多维推进。从教师层面来看,学校应当引导思政教师逐渐增强职业认同感,不能将工作重心仅仅放在专业特色培育上,还应当注重思政教师在教育和引导阶段的职业认同,激发思政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提高教育实效性。一方面,不仅需要高校加大资金和教育投入,打造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良性互动局面,增强思政工作者的心理感知触觉,及时认识和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避免出现心理教育虚化、弱化和边缘化的问题,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培训来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素质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心理的形成更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持续的鼓励和引导,不仅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更需要在持续的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和自信。这一过程的实现可以在教学评价中完成,即建立多元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评价内容,实现个性化的纵向评价,让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对自己进行分析,从而不断认识和了解自己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这种过程性的动态评价能够实现对学生知行统一和理实一体的行为展示,有助于引导高校学生将自身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思维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价值。
当然,协同育人需要依托专业化的育人队伍来开展。现阶段职业化的队伍建设是以高校辅导员的思政课教育为主体形成的一种基础教育体系,作为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对思政教育的职业认同、思政教育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把握是影响思政教育和学生品德心理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注重育人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将协同育人理念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多维度协同育人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