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根据本次读书班主题,我结合本职工作,聚焦“如何全心服务老同志、大力弘扬正能量”,汇报三点学习体会,请批评指正。
一、聚焦学习找差距
通过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主动向先进典型学习,对照四个“找一找”,发现自己差距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是理想信念有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在复信美国高中生时谈到,“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这正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初心和毕生追求。回想自己,也曾在党旗下有过庄严宣誓,但随着岁月流逝,剩下更多的是朴素观念:工作对得起岗位 ,做事对得起良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通过强化理论学习、重温党章、接受体验教育,意识到自己应该时刻把理想信念的火炬高高举起。
二是为民服务有差距。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就把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深深刻在人生信条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充分表达了他浓郁的为民情怀和坚定的责任担当。尊老敬老,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率先垂范,2017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为93岁的科技工作者黄旭华老人让座,成了敬老尊贤的经典瞬间。身边榜样如高山书记,来校不到一个月,就接连看望老领导、离休干部、老教授代表。9月26日,学校举行离退休老同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他凌晨3点多从北京赶回全程参加,老同志纷纷点赞。反思自己,一是全身心投入工作不够,离“无我”境界相去甚远;二是动脑筋为老同志解难事不够;三是服务耐心不够,老同志有事没事愿意找我聊聊,有时觉得浪费时间,辜负了他们对我的信任。
三是敬业奉献有差距。南华老前辈中,有曾经与于敏等老前辈并肩作战、10多次参与氢弹实验、任务完成后默默来校任教的谭子成教授;有冒着核放射性危险前往原子弹爆炸堆里取样的赵忠民总工;有“聚核情、圆核梦”的任德曦教授;有退休后笔耕不辍、多次获国家自科基金和省部级成果奖的苏琦教授;有潜心守护校史、传承南华精神的陈国清教授;有自卫反击战上置生死于度外的廖树柏处长等。相比之下,自己非常渺小,敬业精神、奉献意识远远不够,只要不影响工作的完成,我总是希望把八小时之外留给自己和家人;也意识到工作有失职,对这些前辈的先进事迹发掘不够、宣传不够,对他们的宝贵精神学习不够、传承不够。
二、俯下身子找问题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部门确定了“党建全覆盖怎么抓、服务信息化怎么建、老有所学怎么学、银龄互助怎么助”四个问题分头调研,我牵头第一个。
离退休党员均对组织有较强依赖,但他们退休后,居住分散,行动自由,加上部分同志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或随子女外迁。校本部722名离退休党员中,时常住外地的约占1/3,住本市但不在校内的约占1/3,住校内年龄在80岁以上的约占1/3。算下来,可能正常参加支部生活的仅200多名,大部分只能靠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加强联系,导致少数党员组织观念有所淡漠、理论学习有所忽视、思想改造有所放松。
三、深入思考找对策
一是挖掘老同志的辉煌过往,选树更多老党员先进典型,增进中心党委凝聚力,为推动学校发展增添更多正能量。
二是加强群团组织功能型支部建设,在流动党员较多的城市增设临时党支部;在高龄老党员中多开展送学上门。
三是以“两少(少写,少记)、两多(多看、多说)”方式开展支部活动,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
四是结合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流动党员日常管理,扎实推进支部“五化”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要求,尊老敬老是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人人亲其亲,长其长”,整个社会就会充满温情和爱。本次主题教育,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从事老龄工作的重大意义,我愿意为此付出更多更多。我也相信,学校老龄工作,有大家的共同关心,明天晚霞一定更加灿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