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安全科学与工程:优化培养模式 为核行业安全高效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
2016-01-06 17:10 李向阳 叶勇军 蒋复量 

“十二五”期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点以服务核行业安全环保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核安全学科平台、强化学科优势、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形成了以铀矿冶通风与辐射安全、气载放射性安全监控技术、核设施退役安全环保技术、核电建设安全技术与管理等具有核特色的研究方向,培养了一批适应核行业发展的安全工程高层次人才。
    优化培养方案。学科点先后3次组织修订了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重点体现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涵、核行业发展趋势,使研究生的培养适应学科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核行业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设了《铀矿通风与辐射安全》、《核安全评价与应急救援》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学校还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合作开办了3期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共同制定了培养方案,针对核安全、工业安全、核环境监测、铀矿山安全等几个方向开设了系列特色课程。
    构建国内一流学科平台。学科平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科点全力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核安全学科平台与培养基地,吸纳了一大批研究生结合核行业安全环保领域重点、难点、热点课题开展科学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达到了互利共赢。学科在铀矿冶安全环保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已形成铀矿井通风与辐射防护、铀矿冶放射性三废治理与核环境安全技术、气载污染迁移机理与控制等核特色优势研究方向。学科点成功引进国内第一个核环境大气边界层风洞主体设备和配套的测试设备,制定了建设规划,依托环境风洞实验室将构建国内先进的风场参数测试系统、浓度测试系统、数值仿真系统,可为相关学科研究生开设大气边界层风环境参数测试和风工程的测试等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将成为学校向外开放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平台。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有2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7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6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资格证书,5位教师取得高、中级爆破工程技术人员作业证,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比例达到了75%。“十二五”期间,学科点深化了同核行业协同培养机制,采取外聘导师制、双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点从中核北京化冶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核二七二有限责任公司聘请了12名研究生导师,在中核集团安全工程硕士班采用了双导师制,产学研结合培养毕业研究生40余名,成效显著。学科点建立了校内、校外导师定期学术交流制度,鼓励教师面向核行业开展科研活动,支持教师同核企业合作开展研究。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3-2015 南华大学党委宣传部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地址:南华大学第一教学楼15楼1502A室 邮编:421001 电话:(0734)8281257

联系人:曹老师 Email:usc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