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凝心聚力谋发展 改革创新育英才——南华大学“十二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纪实
2016-01-06 17:15 刘红利 孙美兰 

“十二五”期间,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与高度重视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需求、提升质量”为主线,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统筹构建质量保健体系,健全导师责权机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起以质量发展为核心、产学研紧密结合、规模结构效益相协调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新常态,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和推进学校迈向“省内先进,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招生模式不断创新 优质生源有新途径

为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学校研究生教育加速度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招生规模从2005年的300多人发展到2015年的1168人,位居省属高校第四名。
    改进了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确定博士生导师招生管理办法,调整博士研究生的生源结构,加大全日制应届硕士研究生报考和录取比例,全日制脱产博士研究生的比例逐年增加。改革考试命题方式,重点考核博士研究生学术潜质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博士研究生的理论创新与能力创新。
    调整硕士招生类别。当前,学校已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重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形成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并举、其他层次种类为辅的多元化研究生教育格局。
    创新招生宣传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着重构建学校—学院—学位点三位一体的有效宣传途径,形成全员动员、全面覆盖、全面推进的研究生宣传工作格局。


培养模式改革效果明显 培养质量有新提高

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修订完成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启动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工程,组织开展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2013年,学校荣获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的“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2014年,学校荣获教育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单位”。
    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注重培养学术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研究生共获省优秀硕士论文20多篇,省级创新项目60余项,学位论文抽检优良率达85%,位列省属高校前列。研究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多项,发表了一批高质量学术论文,被SCI收录100多篇,EI收录600余篇。2014年,校长文格波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钟警撰写的学位论文荣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注重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为目标,大力开展培养工作站(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建立了10家协作附属医院、12家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广东省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生工作站、60多个校级创新基地,荣获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8个。一批研究生到研究生创新基地完成科研项目,参与技术攻关、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一批应用性成果。
    夯实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精心打造“研究生楚岳节”,出色举办了两次“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并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研究生在全国、省部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在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2015年12月,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参加第三届中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中荣获总决赛团体二等奖。在湖南省首届高校MBA案例大赛中获冠军,在湖南省首届高校MPA案例大赛中获一等奖,在湖南省首届高校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中荣获言辞辩论竞赛环节一等奖和法律意见书竞赛环节优秀书奖状。

 

学科结构日趋合理 学位点建设有新突破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统筹推进,实现了初创、提升、跨越的里程碑式发展,学科结构更趋合理。学校党委、行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与部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2011年,学校首次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涉及二级学科方向17个;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总数达到19个;增设了一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卫生检验学”。2014年,增设了一个目录外二级学科“临床护理学”。经学校内部调整,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涉及二级学科方向121个。学位和研究生教育从最初的医学1个门类发展到目前覆盖了文学、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管理、法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增加5个专业学位类别和2个工程领域。2014年,学校申报的护理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会计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0%通过,并通过校内调整新增金融硕士、法律硕士二个专业学位类别和电子与通信工程、环境工程等二个工程领域。我校现有专业学位类别8个,涉及到4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充分完善了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
    我校积极做好临床医学博士、工程博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培育工作,全力做好专业学位博士点申报工作,形成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并重的格局。

 

导师队伍建设日益增强 指导能力有新提升

高水平研究生导师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根本保障。学校着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组建、打造高水平的导师团队,将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经费、学术道德和职业素质纳入考核指标。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并举,巩固传统优势团队,培育新的创新团队,持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导师管理机制。打破导师资格“终身制”,严格限制无成果、无课题、无经费的“三无”导师领衔指导研究生,实行导师“动态”上岗制度。建立淘汰制度,试行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招收研究生数量与科研项目及经费紧密挂钩。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导师特别是新任导师的上岗培训。鼓励先进,突出优秀导师的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评选活动。
    学校目前有研究生导师86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39人。导师队伍中,有大批享受政府特殊专家、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跨世界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突出人才,很多导师具有国外留学进修经历。2014年,学校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邹树梁教授被评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

创新教育与能力提升相融合  思政教育与就业工作有新亮点

学校始终把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创建了“定位四个角色、打造四个平台、完成四个覆盖、实现四个创新”的“四个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成效,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学校紧密结合研究生特点及时代特征开展主题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国情、校情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增加了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每年暑期坚持开展科技、文化和卫生“三下乡”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十二五”期间,学校4次荣获“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坚持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积极构建研究生就业与创业工作体系。建立招生就业处、学院、研究生处“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平台,整合资源,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抓好就业和创业教育与宣传工作,引导研究生树立“先就业、再创业”的拼搏精神,形成研究生“以就业引导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十二五”期间,研究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3-2015 南华大学党委宣传部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地址:南华大学第一教学楼15楼1502A室 邮编:421001 电话:(0734)8281257

联系人:曹老师 Email:usc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