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门,学费短缺,是他初入大学面临的困境;勤工俭学,发奋学习,是他坚持完成学业的动力;勤勉务实,踏实认真,是他大学四年恪守的原则。 四年之前,他是从衡阳一个小山村里走出的青涩男孩,步履蹒跚地走过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洒下了执着与坚韧的汗水;四年之后,他已是展翅欲飞、遨游天际的雄鹰,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众的能力受聘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他就是刘黎明,2010年度湖南省优秀毕业生。 寒门学子的求学路 刘黎明的家坐落于衡阳市的一个小山村。十多年的农家岁月赋予他朴实乐观的生活态度。随着俩兄弟相继考入大学,这个靠着当小学老师的父亲维系生计的家庭便日渐入不敷出。刘黎明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上学机会。他努力学习,不仅是因为奖学金对他来说是继续学习的保障。不仅如此,他还做过很多兼职:临时售票员、宿舍值班员、家教、保洁员……虽然家离学校仅咫尺之遥,但为了维持学业、补贴家用,他寒暑假很少回家,基本上都是在勤工助学中度过。 他总说,作为学生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没什么比学习更重要。也正是这份学习热情,最终化为累累硕果:三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获得南华大学奖学金。 每一步成长都需要辛苦付出 其实他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都是靠“挤”出来的,除了打工,团学会的工作也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 初进大学的他和很多新生一样对学生会抱有一种莫名好感,几经考虑,他决定竞聘南华大学学生会宣传部与核科学技术学院宣传部,并最终获得了进入学生会的通行证。宣传部的工作很繁琐,有书法特长的他经常要站在桌前写展板,一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一整天。可是这些困难都没能吓退他,他越来越热爱宣传部的工作。他在学院宣传部一直干到大三,职务也从原来的干事一步步升为副部长、部长,并且兼任“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宣传部部长。 在问及为什么能在宣传部坚持那么久的时候,他回答说,起先是由于有书法的特长和写作的爱好,能在宣传部发挥作用,后来竞选副部长成功后,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工作是一种责任,是对这么多年关心、爱护他的老师、同学的回报。“我对宣传部有很深的感情,”他说,“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和我一样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让学校、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的同学。”在他的带领下,核科学技术学院的橱窗展示经常得到好评,新闻稿的中稿率也大大提升。他自己也有多篇稿件在核工业报、衡阳日报、衡阳晚报等新闻媒体上发表。 大三那年,他告别奋斗许久的宣传部,进入了一个新的“岗位”——核科学技术学院分团委副书记。他依旧以务实和严谨的态度兢兢业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他任职期间,核科学技术学院分团委成功申报先进分团委。 回首再望一眼母校 大学不是终点站,学子们终有一天会背起行囊告别母校。毕业在即,对母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朵都有着深厚感情的他,真有些恋恋不舍。他说,时间过得好快,往日和同学、老师相处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而今却真要各奔东西了。还来不及对帮助过他、支持过他的老师、同学一一道谢,离别的火车汽笛声就要响起,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好好珍惜在母校学习的时间,多参加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艰苦奋斗,用青春之梦,报效祖国,感恩母校。 |
|
|
上一条:在学习中谋发展 在发展中促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