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爱国的人、有爱心的人、快乐的人。”博学多思的学者在台上激情洋溢地讲述,满座的学子在台下认真聆听。4月6日晚,文化学者黄鹤春在模拟法庭为我院学子进行了“思维工具及其他”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院党委副书记龙志坚主持。 黄鹤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文化学者,也是教育部语言文学应用研究所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对外汉语项目负责人。 黄先生以发问来开讲,“在我国,准精英应具备哪些素质?”把同学们带进探讨与交流的氛围中。他走下讲台,与同学们近距离互动,同学们分别从专业知识素养、道德品质、创造力、责任感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回答。最后黄先生进行了总结回答:成为精英的三标准是,长盛不衰的好奇心、热烈而不带偏见的探求精神和理性的批判精神。之后,他引用大量典型事例引起大家对中国文化、中国人与中国现状的思考,从而提出思维工具在中国发展中的必要性。黄先生极力提倡大家要学会将思维与行为相结合,锻炼自己的行为能力,他强调,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黄先生还与同学们就“当我们完全迷信科学思维的时候会有哪些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由听讲的同学们对黄先生进行提问,黄先生再次走下讲台与同学们自由互动,将现场活跃气氛推向高潮。 最后,党委副书记龙志坚作了总结。他勉励同学们要对自己的学业、人生做好规划,明确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坚定地走下去;要调整自己的思维,科学地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散场后,中文101班的曾文涛同学郑重点头说:“这次讲座很有趣,发人深思。” |
|
|
上一条:公共卫生学院顺利举行首届公关礼仪创业技能大赛
下一条: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邹树梁专题解读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