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党的十八大”专题网站
南华大学
 
 

中央顾问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作者:佚名    文字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26
 

(一九八七年十月三十日)

    现将中央顾问委员会5年来的工作,向大会作如下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

    中央顾问委员会是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产生的。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的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它“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建议,接受咨询;协助中央委员会调查处理某些重要问题;在党内外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承担中央委员会委托的其他任务。”为完成党章规定的任务,在过去的5年里,中顾委全体委员共同作了努力。

    五年来,就方针政策问题积极提出了建议。我们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就大政方针发表意见。一种是,中顾委委员列席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顾委常务委员列席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直接参与某些重大决策的讨论。一种是,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就某些重要政策的制定进行专题讨论。在关于农村经济政策、整党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七五”计划、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等重要文件的形成过程中,中顾委委员都提出过建设性意见。一种是,定期集中学习和讨论方针政策性问题。在北京的100多位委员,按支部一般每半月开一次会;在外地的40多位委员,按地区分组一般每半年开一次会。大家联系实际,充分肯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在执行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积极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

    为使建议切合实际,委员们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做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并写出近300篇调查报告。不少调查报告,对中央和有关方面制定政策措施起了参考作用。有几位委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整顿党风和改进工作留下宝贵意见,这体现了老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不渝的坚强党性。

    中顾委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说,符合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方针的总要求,在重大问题上同中央集体作出的决定是保持一致的。

    五年来,认真承办了中央委托的重要工作。主要有两项。一项是参与整党的指导工作,一项是参与机构改革和领导班子调整。这两项工作,或是中央领导同志主持,或是中央指定中顾委负责同志主持,都有许多位中顾委委员参加。

    在3年多的整党中,中顾委有39位同志参加了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和委派的重要工作,为实现整党的任务尽了自己的责任。

    在机构改革和干部体制改革中,遵照中央的指示,有许多位中顾委委员参与了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构精简、干部考核和人事调整工作,积极而谨慎地完成了中央委托的任务。

    五年来,广泛开展了社会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我们在提倡委员们分别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或群众团体的同时,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加强了同群众的联系。

    做访问革命老根据地的工作。有50多位委员重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看望在艰苦岁月里生死与共的干部和群众,带去党的关怀,宣讲党的政策,了解和反映群众的迫切要求。

    做慰问离休老干部的工作。我们和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共同举行过两次迎春茶话会,邀请几千位离休的老同志出席,把党中央的关怀和勉励转达给退出第一线的全体老战士。

    做教育青年的工作。“一二·九”运动50周年前夕,邀请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老同志,同首都高等院校的120多位代表举行三天座谈会,增进了两代人的相互了解,提高了对珍惜安定团结局面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有些委员还不定期地到大学去听取意见和要求,讲革命传统。

    委员们还参加了许多次重大纪念活动,寄托对党的光荣斗争史和革命先驱者的缅怀崇敬之情。

    五年来,发表了大量文章、著述。委员们写的几百篇纪念和回忆文章,颂扬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功勋和已故战友的重要贡献;几千万字的党史著述和学术著述,不乏严谨之作。把珍贵史料和重要经验记载留传下来,对于启迪后人借鉴历史有着实际意义。

    五年来,加强了中顾委的自身建设。在一年零三个月的整党中,中顾委的大多数委员坚持参加了全过程,认真进行自我批评和开展批评,效果比较好。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发扬民主。同时,注意多做增强团结的工作。对历史上包括“文革”中的某些遗留问题,提倡本着向前看的态度来正确对待和处理。对发表过错误言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个别同志,耐心进行批评帮助,以求达到弄清思想、团结同志的目的。

    198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期间,中顾委在组织上进行了局部调整。有36位年高体衰的同志联名请求并经同意不再担任中顾委委员;同时增选了56位中顾委委员,他们大都是不再担任中央委员的老同志,这有助于加快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新老干部交替的进程。

    这里应当说到,有十几位委员在第一线的领导岗位上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同时积极参加中顾委的活动。

    五年来,有33位同志先后与世长辞。他们是:徐立清、孙冶方、张仲良、李任之、冯基平、谭震林、李成芳、粟裕、贾庭三、栗又文、成仿吾、李维汉、尹林平、王新亭、刘俊秀、许世友、袁任远、冯铉、奎璧、甘渭汉、杨尚奎、任白戈、吴亮平、范式人、唐亮、陈漫远、钟汉华、韦杰、吴克华、张启龙、张令彬、饶斌、李颉伯。这些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功绩卓著,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又为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做好中顾委的工作,尽了自己的心力。中顾委的全体同志深切怀念他们!

    二

    设立顾问委员会是我们党的创举。顾问委员会这个过渡性组织,切合我们现时的国情党情,切合干部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干部队伍的实际,这已经为5年来的实践所证明。 我们党有长期斗争的历史,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一支人数众多的坚强的干部队伍,有一大批久经考验的同志。如何区别不同情况,把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工作顺理成章地做好,这是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究竟采取什么形式,使那些贡献较大、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干部既能适时退出第一线,以利于优秀中青年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又能在第二线过渡一段,继续在党、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中央和省一级设立顾问委员会。这是我们党从实际出发选择的前所未有的组织形式。

    事实充分说明,这一决定是完全正确的。通过顾问委员会这个组织形式,使一批老干部从中央和省级领导岗位上比较顺当、稳妥地退下来,直接推进了这两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同时,这部分老同志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的模范行动,也带动了全国几百万超龄的在职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陆续退下来,从而也推进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和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这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机制的活力,保持党和国家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也有利于使逐步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退休制的规定,在我们这一辈身上就得到实现。通过顾问委员会的工作,有组织地运用这部分老同志的经验,发挥他们对党的事业的参谋作用,这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和新的工作局面的开拓,对增进全体干部包括新老干部之间、老干部之间的团结和合作,都是很有益的。全体干部的团结,是全党团结和全社会安定团结的巨大凝聚力;而全党全体人民的坚强团结,则是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最根本的政治前提。

    三

    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基本的方面;同时也有考虑不周、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体会到,要做好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工作,必须经常注意以下几点。

    坚持在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中央顾问委员会集中了一批有资望的老同志,我们的态度正确和工作得当,就可以在维护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全党的团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党中央很重视对中顾委工作的领导。在中顾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所作的重要讲话,为中顾委的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任务和基本方法。随后不久,中央在听取中顾委工作汇报时,又把党章规定的任务加以具体化,开阔了中顾委经常工作的领域。中央还就中顾委的工作多次作过指示,要求各部门、各地区重视中顾委委员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对中顾委委员参加一些重要政治活动给以周到安排,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对中顾委工作的关怀和支持。

    我们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争取中央的领导,紧密围绕中央的统一部署来安排工作。委员们经常相互勉励:退出第一线,可以超脱些,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注重政治影响和社会效果。这样谨慎从事,保证了中顾委作用的正确发挥。

    支持新的领导班子。五年来,中顾委坚持把全力支持中央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的工作,作为首要责任。同时,委员们积极支持各自所在部门和地区的新领导班子努力开创新局面。对新班子的支持,主要是在大的方面从旁提出建议;看准了的,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但只是供新班子参考。有些事情,新班子认为由顾委的同志出面更合适些,则热心去做。

    老同志以身作则,是支持新班子的重要方式。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在这个基本方面,中顾委委员们注意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发挥党所要求的作用。给年轻干部树立个好作风,这也很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

    对新班子的工作,既要支持,又不要干预。这个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委员们认识到:新上来的干部往往是自己过去的下级,我们虽然不在其位,但影响还在,如果老是不放心,不符合党的组织原则。而且要看到,在年轻干部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五年,中顾委的同志们,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主要是自己担负过领导职务的部门和地方,工作关系是协调的。虽然在有的地区和部门也发生过干预新班子工作的个别情形,使新班子有些为难,好在一经指出就是很快得到纠正。

    注重理论政策学习和调查研究。中顾委的委员们都比较重视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件和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著作。在学习中,认真提倡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探索现实问题的能力。

    委员们还都比较重视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大多数同志每年都能下去一两个月,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群众实践中摄取营养,这有助于了解新情况,考虑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少同志对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积极帮助想方设法。凡是对群众有益的,大家不嫌事情“小”,“一枝一叶总关情”。

    实行“宜少不宜多,宜虚不宜实,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工作方针。这是一个积极而切实的方针。顾问委员会确实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委员们在长期担负的领导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党和人民总的经验宝库中的一部分。中央希望这些同志帮助考虑一些大的事情。大多数委员的健康状况也还允许担负一定的工作。但是,顾问委员会毕竟是个过渡性组织。处在顾问地位,办事应当超脱些。况且委员们终究年事日高,工作只能量力而行。

    就这个方针的两个方面来说,我们过去都注意到了,但都还可以做得再好一些。

    四

    我们党正处在新老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顾问委员会应当坚持不懈地完成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今后的工作,仍然要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充分发挥在政治上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顾问委员会的一切工作,无论是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提出建议、接受咨询以及协助处理某些重要事宜,都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当好在政治上的参谋和助手。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从来是以革故鼎新为己任,最终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顾委的同志们都亲身参加过我党领导的推翻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变革。现在,我们已经从第一线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过去所熟悉的情况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应当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时代所要求的伟大变革精神,经常关心改革、开放,满腔热情地支持改革、开放,自觉摈弃那些陈旧过时的传统观念,善于用新的思想、新的眼光观察新事物,探索新问题,同全党同志一道,排除来自“左”和右两方面的干扰,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进一步实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这是在政治体制方面要继续完成的一项最重大的改革。中央希望顾委经常关心这件大事。我们应当大力支持中央和省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同志勇担重任,施展才干。老同志们退下来,就是为了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退下来的这一行动本身,就是个有力支持;退下来之后,还要大力支持,这才不违初衷。我们应当根据党的安排继续帮助选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接班。顾问委员会成员有进有出,这是促进新老交替和完成顾委使命的必要步骤。要根据党中央的要求,适时进行顾委自身的局部调整。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环境,更加要求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把党的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领导体制和干部体制的改革,都提出了许多新的重要课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顾问委员会的同志,都经过了党内生活的长期锻炼,理应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积极献策出力。顾委的全体成员都要成为执行党章和端正党风、维护党纪的模范,坚持同背离党章和败坏党风、违反党纪的行为作斗争。通过老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行动,使党的优良传统广泛扩展到全党全社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推进四化大业的巨大鼓舞力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任重道远。重要的问题在于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现在,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重视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知识,使我们的思想跟上迅速发展着的形势;同时要紧密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实践,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预见性,正确总结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自觉遵循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好地完成我们的伟大任务。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必将成为我党历史上又一个重大里程碑。我们完全拥护赵紫阳同志代表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大会阐明的党的基本路线和提出的战略任务,必将引导、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为改革大业和四化宏图的成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更加顽强的卓有成效的斗争。顾问委员会的同志们,将一如既往,积极做出自己的贡献。

  • 上一篇文字: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下一篇文字: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 南华大学十八大专题网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  邮 编:421001  技术支持:南华大学网络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