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办公楼灯火长明的夜晚里,藏着95后辅导员肖玲慧对转专业学生的牵挂。
为了让初来乍到的转专业学生快速融入,她提前一周便在深夜亮着办公灯,逐一审阅70名学生的原专业成绩、兴趣特长与转专业初衷,在笔记本上标注“英语基础薄弱”“对文学创作感兴趣”等关键信息,精心筹备班会流程。会上,肖玲慧笑着鼓励大家:“来到新集体就是一家人,不管是学习衔接的难题,还是生活里的小麻烦,都尽管开口,我会一直陪着大家。”说完,她当场铺开笔记本逐一提笔记录。“慧姐把我们当妹妹一样上心照顾,让初来的我很有安全感。”
这位被学生亲昵唤作“慧姐”的年轻辅导员,以“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进活动、进心灵”的“五进工作法”扎根育人一线,在思政教育、心理辅导与文化交流领域深耕三年,指导学生斩获省市级文体艺赛事多项荣誉,带领班级获评“十佳先进班级”“十佳书香班级”,牵头的“慧眼看世界”工作室成功获批2025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在她心中,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温柔邂逅,唯有以真心换真心,方能为年轻生命指引成长航向。

仁爱为壤:做守护心灵的“点灯人”
“慧姐的办公室,是我们自习路上最暖的光。” 这句学生间的口碑,藏着最真切的依赖。2024年深秋的某个雨夜,肖玲慧结束晚班时,发现办公楼角落缩着哭泣的陌生女孩,她没多想,立刻跑回办公室,翻出抽屉里的橘子和零食,轻轻坐在女孩身边:“别怕,有什么事儿慢慢说,我陪着你。”不久后,一封匿名感谢信送到办公室:“突然被关心的感觉真的很温暖,祝你天天开心。” 落款处的小小笑脸,来自素不相识的学生。
作为学院心理专干和2023级年级组长,肖玲慧的查寝包像个“百宝袋”,创可贴、暖宝宝、解压糖果常备不懈。她的查寝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每个宿舍的特殊情况:“汉语班小张奶奶去世,需重点关注情绪”“日语班小林咨询留学,已对接国际交流处”……这种“实践浸润式”的互动,不仅让思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让她找到了多元文化视域下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路径。525份学生成长档案,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学业数据、心理状态和生涯规划,其中一份的修改记录高达137次。

她打造的“摘下玫瑰”线上匿名专栏,成为学生倾诉烦恼的基地。一名汉语言专业学生因挂科留级陷入自我否定,肖玲慧没有说教,而是分享自身成长经历:“到了新年级就是新起点,我也是在一次次失误中找到价值的。”这让学生敞开心扉,写下“再试一次”的誓言。三个月后,这名学生带着多门重修通过的成绩单,笑容满面地出现在办公室。
躬耕为桥: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学生拒绝的不是思政,而是生硬的灌输。” 这是肖玲慧的育人心得。她主导“讲好中国故事”系列活动,让学生用中日英三语拍党史主题短视频,还办起了红色家书诵读会。没有枯燥的讲解,只有沉浸式的体验,思政教育就这样悄悄走进了学生心里。在她看来,红色故事从来不是书本上的文字,只要贴近生活,就能成为照亮青年前路的光。
传统文化是她育人的另一把“钥匙”。她将书法国画、非遗漆艺融入语言课堂,设计“书画漆扇上的中国故事”文化交流活动,让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组队创作。巴基斯坦留学生李驰在扇面上画下梅兰竹菊后感慨:“直到亲手落笔,才懂这些图案背后的精神力量。” 这种“实践浸润式”的互动,不仅让思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让她找到了多元文化视域下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2023年,她牵头成立的“慧眼看世界”工作室,如今已是学校跨文化交流的响亮品牌。工作室白板上,贴满了学生们在世界各地的笑脸:欧洲街头的实习身影、澳门大学的研学合影、澳洲夏令营的正装辩论这种“实践浸润式”的互动,不仅让思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让她找到了多元文化视域下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教育不是填满容器,而是点燃火种。” 肖玲慧常跟团队说。她打破常规,为学生们搭建起走向世界的桥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看看更广阔的天地。

弘道为光:双向奔赴的成长之约
“教育者要做桥梁,既让学生看见世界,更让世界看见他们。” 肖玲慧在“廉洁从教”主题演讲比赛中的这句话,赢得台下学生阵阵掌声。学校第十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前一周,学生干部偷偷组建备赛群,整理200多页文件汇编,还用便利贴在她办公室贴满知识点。
这份双向奔赴的默契,源自肖玲慧对学生干部的悉心培养:每学期的“骨干成长营”、每月的“头脑风暴”圆桌会议,让团队成员快速成长。学院团代会上,学生们笑着把C位留给她,“C位慧姐”的昵称,是对她统筹能力的认可。她创新推行“项目制管理”模式,建立“1+N”传帮带机制,让每个学生干部都能施展才华。

“每个学生心里都藏着走向世界的种子,辅导员要做那个松土浇水的人。”办公桌上那盆多肉旁,压着张泛黄的卡片,是赴法留学生小邵手绘的埃菲尔铁塔,背面写着“慧姐,您教我的不只是怎么申请学校,更是怎么勇敢生活”。还有中秋时学生小陈送来亲手写的“桂月吉祥”,这些物件构成时光长廊,每个角落都藏着“把学生当亲人”的温度。

以仁爱之心浇灌心灵,以躬耕态度搭建桥梁,以弘道追求照亮前路。肖玲慧用青春与坚守,诠释着高校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让每个年轻生命都在爱的滋养中,绽放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