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凸显特色 汇集资源 凝聚力量 协同创新
2016-03-13 10:16 王湘江 于涛 

“十二五”期间,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凸显特色、汇集资源、凝聚力量、发展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大力协同,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资源汇聚中心和人才创新高地,成为国内核领域的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的一流基地。

深化体制改革,汇聚创新资源。中心以南华大学为牵头单位,协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11家参与单位,形成了一个“1+11”构架的非法人协同创新实体。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制定了中心章程及相关运行制度,探索开放共享高效利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加大与各协同单位的深度融合;探索形成质量水平创新贡献为导向的、符合协同模式的科研评价机制,多出成果,出大成果;探索有利于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心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基地、高端人才队伍的汇聚源地。

立足国家需求,构筑创新平台。中心依托核军工行业背景,立足国家核工业发展战略,服务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需求,通过2年的建设, 已经初步形成政府引导、行业参与、高校支撑,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机制。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技术培育的创新协同平台。获批2个国家级核事故应急协作平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5个中核集团重点学科实验室。目前正在以“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学校主导、共建共赢”为基本原则,按照“整体规划、一园多区,创新驱动,滚动发展”的基本思路,快速推进南华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核科技产业集群基地。

加强协同合作,共谋创新发展。中心紧密围绕国家核能行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和湖南省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在核资源开发、核能工程技术、核燃料循环安全技术与装备三个方向,分别与各协同单位共同开展了深入而密切的合作,开展了一批科研与生产项目,合作经费大幅提升。其中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研究院已在核科学、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等开展多学科合作;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合作申报的“先进乏燃料贮存技术研究”项目已经获得“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立项,实现了我校在国家重大专项上的突破。两年来,共与协同单位签订合作项目60余项,总经费近5000万元。

资源互补优势,共享创新成果。各协同单位通过科研平台共享、人才资源交流、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发项目,并获得一系列奖项与科研成果。其中依托湖南省重大专项研制的防辐射工程装备已通过国家核能行业协会鉴定,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的国内空白。2年来,中心成员在SCI、EI、SSCI以及SCCSI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00余篇,出版多篇学术专著,申请并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十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

彰显学科特色,协同培养人才。中心紧密围绕以核、机械、安全、矿业等学科为中心,积极开展学科平台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心主任邹树梁教授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定组成员、2015年中国核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2013-2015年,协同中心共培养博士后9名,博士12名,硕士研究生152名,联合协同单位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118名,协同培养本科生720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为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中南片区各级辐射监督站和医院等单位培训专业人员1000余人次。中心人员参加ICONE、PHYSOR、中日韩ADS与NTT研讨会、IAEA-CRP等国内外会议130余人次,大会报告10余篇,提交IAEA报告1篇;举办了“2014年海峡两岸环境与能源研讨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全国第10届“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牡丹江论坛”。

强化办学内涵,打造核心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国家战略和宏伟计划为导向;以解决核燃料循环系统重大技术难题为目的;以核设施退役治理和核三废处理处置的应用技术研究为基础;以实施应急救援和安全抢险为创新极;以获得自主创新技术的装备为成果,努力建设成为国家一流协同创新中心。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3-2015 南华大学党委宣传部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地址:南华大学第一教学楼15楼1502A室 邮编:421001 电话:(0734)8281257

联系人:曹老师 Email:usc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