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媒体南华 -> 正文

【新湖南】在旧土地上“造新血”——南华大学精准扶贫工作三年纪实

发布时间:2018-01-12    作者:夏文辉、张凤香    点击:     

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1801/201801101722033748.html?from=singlemessage

纵横交错的道路宽阔平坦,渠道里清澈的溪流绕着田埂静静流淌。九月里,金黄稻谷迎风飘扬,硕大金秋梨压弯枝头,整洁靓丽的群山小学传出朗朗书声,分外悦耳……

三年前,这里还是个道路泥泞、土地荒芜的贫困山村,现在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了令人向往的新农村。是什么让群山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这都得感谢南华大学!”涟源市古塘乡群山村村主任吴新林说。这位中年汉子个子不高,皮肤较黑,乡音较重,语言逻辑清晰。近日,笔者走近吴新林,采访中他一度哽咽地感叹道,“三年实在太快了……”

三年来,南华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队成绩显著。2017年底,经省扶贫考核验收小组综合考评,该校2015-2017年驻村帮扶工作验收考核为“优秀”。三年驻村扶贫到期,吴新林每每想到这,就满怀感激和不舍。

寻人才,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

2015年,受省党委、政府委派,南华大学结对帮扶群山村。涟源市古塘乡群山村属于高海拔地区,山路陡峭,交通不便,水利设施差,耕地面积2900亩,水田仅占比32%,森林覆盖率不足60%,1800余名村民在无技术、无产业的情况下,仅靠土地无法富起来,脱贫任务艰巨。

“我校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当即在学校挑选驻村帮扶人员,通过综合考虑,选派时任研究生处招生办主任的戴剑勇教授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南华大学组织部原部长、现人文社科处处长刘镇江说道,戴主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有多年的基层管理经历,组织管理能力强,是当时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不二人选。

戴剑勇教授是娄底新化人,新化与涟源一衣带水,习俗相近。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情感,其父亲是一个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村支书,受父亲影响,戴剑勇熟知农村事务、农村矛盾。三年实践证明,他懂农村、懂农民,并且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不求回报帮助农民。

找穷根,对症下药有良方

2015年4月7日,戴剑勇带着问题和任务来到群山村。眼前的景象是:大片的荒山、荒地、荒田。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只留下些妇女、儿童、老人。

“我们种了二十多年的田了,要能发展起来早发展起来啦!”戴剑勇说,这是他刚到村里时,村民对他说的话。“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干实事,找出路,就能带着他们脱贫。”戴剑勇暗自铆劲。

帮扶工作队带着简单的行囊住进了简陋的村办公室,这里冬冷夏热,湿气重,不到一年,戴剑勇便落下了风湿病,经常膝盖骨疼。村民热情邀请工作队到自家住,但为了更好开展工作,他依然固执地住在乡村办公室里,一住就是三年。

戴剑勇带领着工作队下到田间地头,看土地、巡山间、问收成;走进村民家,和村民“结亲戚”、唠家常,看情况、问困难、听心声。“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五看有无病人躺在床。”工作队走遍了5个片区,走进1807名村民家,访贫问需。根据住房条件、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教育程度、生产资料、年均收入等因素精准识贫,最终确立81户扶贫对象,并通过科学分析,将贫困户致贫原因分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缺技术缺资金及自身发展不足致贫、因灾致贫和因学致贫等五类。

工作队日思夜想,反复讨论,因户施策,为村民“写药方”,实行产业发展、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劳务输出、教育助学、医疗求助、社会兜底、生态补偿等帮扶措施。贫困户家家手里有“良方”,心里有奔头,身上充满了干劲。

造新血,金山银山用不尽

“以前我们都靠种田,保证屋里有粮吃,得空出去打零工,收入很不稳定。现在不一样了,加入合作社一起搞产业。我承包了金秋梨20亩,一年下来好几万嘞!”贫困户吴英平干劲十足,经常在山头忙得笑不拢嘴。

在收获季节,300余亩富硒水稻,60余亩红米、黑米水稻,220余亩金秋梨金黄一片,壮实的牛、羊、猪满山跑。产业发展起来了,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村里的“血”活起来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民心里踏实了,日子有奔头了。

三年前,如何科学、绿色、可持续地发挥2900亩耕地,尤其是开发水田929亩、旱地1900余亩地的价值,让村民在家门口富起来,成了压在戴剑勇心里的大石头。“群山村就数坳上片区的大米最好吃。”在一次走访中,一位村民的说法触动了戴剑勇的神经,他当即想到这可能是一个发展机遇。经过几番联系,他把水稻样本带到省农科院检测,结果让他惊喜不已:稻米中富含微量元素硒。

“稻米中为什么会含硒?”戴剑勇寻思着,他邀请湖南省农科院水稻专家龚浩如来群山村对土壤、农作物、猪牛羊进行科学取样,通过多次检测与分析证明证土壤富硒且无重金属污染,农作物富硒含量高于国家标准。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戴剑勇非常兴奋,着手带领村民发展富硒特色产业群。

帮扶工作队一方面建立群山创想微信群和QQ群,扶持村民成立群山富硒金秋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群山富硒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湖南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搭建科技助力致富平台,引导村民流转土地,以入股分红、订单种养、劳动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建立贫困户产业激励与利益联接机制,鼓励村民分散种养,为种粮贫困户每户每年提供500元产业帮扶资金,村民每种一亩水稻奖励400元。2016年,仅种粮奖励金就发放了10万元。

为丰富产业群,形成品牌,帮扶工作队发动部分村民种植价格更高的富硒黑米和富硒红米。坳上片区贫困户吴有祥2017年种植了7亩红米,他顺利脱贫了,他笑到:“现在日子过得有劲头,有政府和南华大学的帮助,种田也能致富。”

南华大学全力支持群山村产业发展,动员全体教职工和附属单位职工开展“消费扶贫”,对口认购群山村稻米、金秋梨、黄牛、黑山羊、生猪等农产品。三年来,累计认购金秋梨近38万斤,大米13万余斤,猪牛羊肉5000余斤。

戴剑勇在工作中深切地感受到,要想真正拔穷根,还得有配套基础设施。扶贫工作队筹集了60多万元,检验水质,兴建蓄水池,铺设入户管道,解决了1600名村民的饮水问题。同时,他们带领村民修筑产业发展公路,完善道路硬化工程,彻底改变“下脚一个坑,提脚一鞋泥”的路况,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他们还带领着村民修筑水坝、硬化山塘、疏通渠道,解决了15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另外还开展了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建设,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能自强,建设未来有希望

物质脱贫了,精神也要脱贫。工作队意识到,增强村民的内在动力,拔掉“等、靠、要”的穷思想才是脱贫最重要的。

工作队积极开展“两学一做”,组织村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党员量化积分管理,落实党员责任;建立了流动党员台帐,落实联系汇报制度,村里的财政透明化。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事情做,都想着怎么去发家致富,哪还有时间去打牌、闲扯。”村民吴定义说。渐渐地,村里的正能量多了,歪风邪气没了,村民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逐渐加强,村民逐渐由“国家要我脱贫”变为“我要努力脱贫”。2016年底,18户村民自愿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发展村教育事业,南华大学投入133万元重建群山小学教学楼,辅助修建食堂、多媒体教室、教师休息室、医疗卫生室、农家书屋或科普室,建设标准篮球场和文体活动场所,添置教学设施及医疗设施用具。每年的南华大学暑期“三下乡”活动,学校文艺队为村民进行文化汇演,为村民带来文化大餐,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支教队来到群山小学和孩子们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教授他们知识,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助力儿童成才。

此外,南华大学还多次组织义诊,给村民看病送药,进行优生优育讲座。南华大学的附属医院分片负责群山村的医疗卫生服务,村民看病有人管,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路修上了,吃水用电的事情都搞好了。村里小学建好了,孩子可以就近上学了。山上种了富硒梨,田里种上了富硒米,棚里养起猪牛羊,每年都卖出去了,大家都有了收入。出去赶集方便了,看病也方便了……”看到村里的变化,村主任吴新林打心眼里高兴。

2017年,4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2018年,群山村将实现全部脱贫。南华大学打通了群山村脱贫致富的“任督二脉”,村民自我造血能力强了,整个村活起来了、富起来了。

责任编辑:曹正平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